周武王姬发,周文王次子,西周开国之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作为历史中的一个“革命者”,武王推翻了殷商的无道统治,建立了国祚长达八百余年的周王朝,开创了灿烂辉煌的周文化,功绩赫赫。
众所周知,作为周天子的武王比较短命,比较悲催,没几年就撇下大好江山驾崩了。武王在位多少年?目前有一年、二年、三年、四年、六年、七年等多种说法。因为说法太多,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成为历史悬疑。
《逸周书·作雒解》载,“武王克殷,……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这是关于武王崩逝的最早记载,为西周之作,是说武王灭商后做了几件大事后返回宗周,于次年(乃岁)就去世了,但没有交代具体是哪一年。
《逸周书·明堂解》载,“既克纣六年,而武王崩”,这份记载与同书中的《作雒解》相差太大,显然有误,故不可采信。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称“武王定位年岁在乙酉,六年庚寅崩”,显然也是错误的。
我们来看一下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是怎么记载的。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武王病。天下未集。……武王有瘳。后而崩”。
《史记·封禅书》载,“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其后武王即崩”。
显然,司马迁认为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驾崩。
笔者通过《史记·周本纪》《逸周书·世俘》中记载的月份、日干支,考证出武王灭商之年为公元前1040年,通过《尚书》中的《召诰》和《洛诰》推算出成王元年为公元前1037年,武王崩于公元前1038年。
通过考证,可知司马迁关于武王克殷后二年的记载是准确的,武王在周天子的位置上的时间段为夏历公元前1040年四月至公元前1038年十月。
武王在位年限之所以成疑,在于武王是否改元(一是武王即位后是否改元,一是武王灭商后是否改元)的问题上模糊不清。有很多学者认为武王即位后未改元,一直沿用文王受命年数纪年。这是司马迁表述不清造成的。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即位,……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文中提到的“九年”,有学者认为是沿用文王的纪年,是文王受命九年,这是错误的。
司马迁下笔简练,说完“武王即位”,随即就是“九年”,虽未明说“武王九年”,但意思是武王九年。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司马迁就说得很明白,“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
出土的《清华简·耆夜》载,“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还,乃饮至于文大室”,其中又明确提到了“武王八年”,可作为武王改元并独立纪年的旁证,应该说武王即位后改元是毋容置疑的。
武王十一年,是改写历史的一年,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武王灭商,改正朔,定十一月为岁首,即周正建子。
《史记·周本纪》载,“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有学者认为是两个年份,“二月甲子”在武王十二年,这是错误的。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时采用夏历,故在记录西周事件时先说十一月、十二月,然后再说正月、二月,直至岁尾十月。
武王灭商后,做了周天子,但没有改元,仍沿用原有的纪年次序,后世的秦始皇、汉高祖皆用此法。武王十三年十二月(即夏历十月),武王驾崩,总计在位十三年(前1050年—前1038年),含周天子两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