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代时期宫廷物品都是怎么外流的
2017年09月13日
来源: “文史e家”微信公众号
【字号: 】【打印

    民间时常发现清代宫廷用品,不少人有疑问,皇帝御用之物怎么会在寻常百姓家?近日阅读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发现一些与此有关的史料。据姚元之记载,清代宫廷物品外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皇帝赏赐,一是变价外卖。通过这两种途径,很多皇宫御用之物流入官宦之家。

    皇帝经常以各种理由赏赐大臣,如有战功、重大事件办成之后、每逢重要节日等,赏赐之物也多种多样。

    《竹叶亭杂记》记载了几次皇帝赏赐群臣的事情,如嘉庆二十五年(1820),遍赐群臣,“重九日辰刻朝奠后,颁赏诸王大臣遗念,至侍郎而止。”徐颋、顾皋、朱士彦等人每人得到“袍一、褂一、和包三、靴一双”。再如道光帝即位后,将御用砚台赏赐给大臣,“上即位,内府循例备御用砚四十方,砚皆镌‘道光御用’四字。上以所备过多,闲置足惜,因命分赐诸臣。”

    此外,皇帝有时还会把宫内多余的物品赏赐给群臣,如“道光元年十月,内务府检查内库绸缎等项存者若干件,奏请发交外库备用,上乃命悉数分赐大学士、九卿及翰詹科道。于是以官职高卑为差等。余官编修,分得……回子锦一匹。”皇帝赏赐的物品,群臣或自己使用,或赠予亲朋好友。有的官宦之家逐渐衰败,变卖家中器物,皇帝赏赐之物也不得不卖与他人。

    皇宫的物品,有时也会拿出来出卖。《竹叶亭杂记》记载了三次宫廷外卖物品的事情。

    一次是服饰史经常引用的一则史料,即“旧库内陈物堆积,有明代物。年久无用,发崇文门变价。内有朝靴,以彩缯锦缎攒集而成,似缂丝。前作虎形,以皮,金作睛。屈曲者为云气,五色迷离,如庙中神像所著者。亦有缂丝者,乃明帝之御物也。”

    另两次是在嘉庆十年以后,“嘉庆……磁器库以库贮充斥,请发出变价……再发一次。于是旧磁悉出,间有明代者。其式样之工,颜色之鲜,质地之美,往时外人偶得一具,必将珍为古玩,今乃为酒席之用。每一庖人且备至十数席。”由此可知当时宫廷卖出瓷器之多。这些精美的瓷器,出自内府,由于数量多,已成为官员宴席上的常用之物。能购买宫廷器物的不是官员,就是富商大贾,一般百姓无法问津。但宫廷物品既然成为官僚、商贾的日用之物,散佚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

    此外,有些官员还利用职务之便,从内府夹带(偷)出宫廷藏书,或将内府之书借而不还,久而久之,不少宫廷藏书也成为官员的个人藏书。

    宫廷之物或经皇帝赏赐,或经变卖,或被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据为己有,成为官宦之家的物品。这些昔日皇宫的宝物,因官宦之家败落而逐渐散入民间,也就不足为奇了。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65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