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是凶猛的野生动物,“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人谓客行乐,客行苦伤心。”南北朝时期谢惠连的这首《猛虎行》道出了虎的生存环境和对人危害。老虎的出现及其伤人,常常被称为“虎患”,清朝时期“虎患”频发。有学者研究表明,清末民国时期,山西有老虎分布的府州县占绝大多数,共有79县有老虎分布的记录,约占山西全省州县的78%。其中,发生虎患的州县为33个,约占老虎分布州县的41%。既然有“虎患”,也就不乏有打虎英雄的故事。女真猎人视打虎为英雄,故而满族多有射虎的传统,但要说打虎最有名的还要属康熙皇帝。
明清时期虎患频发
明清时期北方虎患频发,不少文献记载了虎伤人事件。据乾隆《直隶代州志》卷六《祥异》《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太原府部纪事》记载,明朝嘉靖七年(1528)“春代州大疫,秋南北山多虎豹,噬樵采人”。
清初宋起凤在《稗说》卷一《兽食虎》记载:“大同灵丘山中数多虎,相率十数成群,当昼噬人。灵丘驻褊帅,常牧放营马山下,虎时就群中残啮去。军人相戒,捕之不得。”
乾隆《潞安府志》记载康熙年间有一高人名为立禅,俗姓张,名加修,旧平顺人。从小就潜心内典,三十岁多一点在杜公岭出家为僧,“后至五台山石穴中闇修,有虎守门,僧人共异之,迎至寺中供养。……一小僧因取薪为虎所伤,立禅为此面壁三年。”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白蒲掌村有个名为焦聚的孝子,七月十二日夜在郊外看麻,忽被虎驼去,同事者报知其家,遍寻无迹,合家号痛。迄五更虎将聚驼送其家,母惧闭门不纳,虎辄守至天明乃遁去。当聚在虎背时,闻有一老者,随虎呼曰:“此孝子,不可伤。”
皇太极射杀14只老虎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辛丑,上还宫。是行也,上亲殪五虎,从臣皆惊服神勇。”有一次,皇太极一个人快马向前跑,前方20步左右是御前侍卫詹土谢图。这时,一只老虎突然冲过来。詹土谢图用箭射中了老虎,但还没死,反而将詹土谢图扑到马下,张口就咬。皇太极大喝一声直冲上前,老虎受惊逃跑,后被其他侍卫射死,詹土谢图得救。查《清太宗实录》,皇太极亲自射杀的老虎有14只。
康熙共射杀125只老虎
康熙不愧是射虎的第一英雄。在《康熙起居注》中记载了康熙皇帝多次射杀老虎。仅康熙二十一年三月至五月康熙在东巡79天的时间里,就射杀虎39只,最多的一天竟射杀5只虎。
高士奇为康熙皇帝所识宠,曾任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康熙二十二年春二月(1683),他随康熙皇帝西巡五台山,写下《扈从东巡日录》,记录了康熙皇帝射虎之事:
“己亥,渡滦河,经永平府城南,永平古孤竹国,秦汉时为右北平地,李广曾守北平,夜出见虎,弯弓射之没羽,比明乃知为石。今府城东南十五里,峰峦峭拔,下多溪谷,射虎石其遗迹也。驻跸抚宁县城西。
辛丑,出山海关。……是日行围桦皮山,皇上亲射三虎,皇太子年甫九龄,引弓跃马驰骤山谷间,矢无虚发。见一虎,射之,立毙。万人仰瞻,莫不震颂。自此,每合围时射虎甚多,不能尽纪。”
山西五台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有射虎川,就是因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幸台御射殪虎而得名。乾隆《五台县志》卷八《艺文志》有巡抚穆尔赛“射虎川碑记”,也记载了康熙二十二年西巡五台射虎之事。
《康熙实录》中不时出现皇帝打虎的战果。乙亥这天,康熙听说有老百姓被老虎咬伤,就到南山去打猎,他亲自捕杀两只大老虎和一只小老虎,当地从此就再也没有虎害了。辛丑这天,康熙出了山海关,举行围猎,用箭射杀了两只老虎。丙午这天,康熙举行围猎,用箭射杀了两只老虎。丁巳这天,康熙从盛京到永陵祭祖,然后举行围猎,用箭射杀了一只老虎。戊午这天,康熙举行围猎,亲手用箭射杀了3只老虎……
康熙曾对自己围猎的战果有过总结,据《圣祖实录》记载,康熙晚年时公布过一个打死野兽的数字:“虎一百二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
康熙能射杀这么多老虎,和围猎的方式是分不开的。围猎时,一般要从御林军中挑选三千名弓箭手,他们按着一定的顺序和间距,列队绕着山峰,向两侧扩展,围成一个直径三里的环形。等所有的位置固定以后,全体成一条线向前进。把兽类围在这个环网中,再渐渐地围到一块没树木的低地。那些兽类东窜西逃也找不到逃路,只能力竭就捕。
乾隆皇帝力射数虎
乾隆喜行猎,在乾隆八年(1743)的一次行围中乾隆还特作《射虎行》以记其事:“鬰葱万木森亏蔽,豁开大泽天无际。……雁行两翼围密合,貔旅八旗各标帜。……乍见白额出林丛,鼻头出火人思剌。期门佽飞骤骅骝,驱之草浅平川地。四围重排雪锋枪,负嵎空忆忙难回避。唐弓夏箭出橐鞬,命中已决眈眈眦。讵与汉将思争勇,历艰祖训期无愧。……我笑羽林备过多,壹发于菟却先毙。”古代楚人称虎为“於菟,这首诗写出了行猎射虎发壮观场面,只是乾隆在羽林军配合下匆忙射了一箭,而虎已经提前倒毙了。
二十二年秋狝,乾隆在木兰围场力射数虎,被传为佳话。
嘉庆忧心满洲子弟雇人打虎
到清朝嘉庆皇帝时,满洲的子弟们骑马射箭的功夫荒废,甚至连打枪都不自己动手了,开始雇人干了。为此嘉庆皇帝曾多次下旨要求大臣督查训练,不要用鸟枪打猎,应当射箭,不应当雇佣民人打猎,应当自己动手。其中针对大臣奏报,嘉庆批示,围猎本来就是用来训练八旗子弟技能的。满洲八旗骑马射箭本来是他们的专长,我们祖先就是以打猎为生的。现在吉林黑龙江的军士在围猎的时候,还能在马上射中野兽,盛京的军士就不行了,听说他们竟然雇炮手用枪枝打猎。捕杀老虎的时候也不敢用虎枪去刺杀,只好用鸟枪远远地打,技术水平跟我们祖先差得远去了。
到道光以后,内忧外患,更兼皇帝年幼,因此也就没有“亲射虎”了。
值得一说的是,由于老虎的生存环境必须具备足够的动物资源和水源,以及林木或丰草,供它们隐藏。一旦环境有所改变,老虎很难适应。本来林茂密多虎的县,也因为人类活动而导致了虎的消亡。“初安多虎患,其时山深林密,猛兽易于潜踪。今则斫伐殆尽,而虎亦无复存矣。”民国《重修安泽县志》卷二《物产》“毛属”里记载的这句话道出了老虎绝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