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总揽西部一切事务,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年羹尧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在战场的表现却是非常出色。在他的指挥下,清军屡战屡胜,把罗卜藏丹津打的落花流水。
但发动战争是相当费钱的一件事,雍正初年国家财政状况也并不理想,西北的战事几乎耗尽了大清朝的财力。所以当雍正帝得知年羹尧率军在西北取得取得大捷之后,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册封年羹尧为一等公(非皇家宗室的最高爵位),并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不是他的子孙臣民了。雍正还在给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由此可见当时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到了何种地步。
不过,此时的年羹尧,志得意满,做出了许多得意忘形的事。比如在他平定西北叛乱之后,进京面圣。雍正下令让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王公下马,其他官员一律跪迎。按说受此隆恩,年羹尧应该谦虚推让。可是他却只管骑着高头大马向城里走去,看都不看道路两旁跪迎的百官一眼。此外,他在雍正面前,也表现的居功自傲,无人臣礼。
年羹尧的种种行为,深深的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此后,君臣关系就急转直下。年羹尧在面圣后不久,回到西北。雍正发来谕旨,上面写道:"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这是雍正第一次警告年要慎重自持。
此后,雍正又频频发谕旨训斥年羹尧,甚至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雍正拿来大做文章。明眼人都能看出,年羹尧这棵大树很快就要倒下了。年羹尧纵横官场半生,他当然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已经非常不妙了。此时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举兵造反;二、静观其变。
当时整个大清国最精锐的部队全部掌握在年羹尧手里,而且年羹尧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真要发起兵变的话,还是能对雍正产生很大威胁的。有人认为,年羹尧的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的,如果造反的话,其麾下的军官士兵不会跟他。这种理解其实并不正确。年羹尧如果公然说自己要造反,下面的官兵当然不会跟他,但他可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当时信息不发达,谁也不知道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九子夺嫡"(康熙年间诸皇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余波仍在。只要年羹尧瞎编说皇帝在京城受到威胁,自己现在要率兵前去救驾,底下的官兵不明就里,也自然只有乖乖听命的份了。
所以,年羹尧真要起兵造反的话,号召力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他却有个致命硬伤:军队没有后勤供给。当时年羹尧的军队,一切供给都靠后方源源不断向西北输送。这给雍正继位初期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但也有个巨大优势,那就是前线将领无论怎么拥兵自重,都始终无法脱离朝廷的掌控。因此,年羹尧如果选择造反,那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此外,当时的形势也并非到了鱼死网破的程度。年羹尧自恃功高,认为雍正不会对他过于严惩,所以实在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举兵造反。
因此,年羹尧选择了静观其变。不久之后,等待年羹尧的就是一整套"温水煮青蛙"流程。雍正先是大量更换了四川、陕西、甘肃的官员,这些被更换的人都是年羹尧的亲信,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把年羹尧逼急了造反。然后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之职,调任杭州将军。再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又是不断的降职处分。
雍正四年,年羹尧被赐狱中自裁。当年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最终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