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酒怡情且养生?不一定哦!
2017年09月17日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号: 】【打印

    人们总说,小酒怡情,无伤大雅;也有养生学派认为,每天喝一杯红酒或香槟,能够保护心脏。然而最近一项用了30年时间来做调查的研究结果却发现,即使少量饮酒,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损伤大脑,并且削弱认知功能。这样说来,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酒精的利弊,到底孰是孰非?

    最新研究 再适量的酒精也会损及心脑

    “小酒怡情”,近年来,有关饮酒“益处”的研究在业内不断升温,但不久前有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这项新研究推翻了“少量饮酒对心脏有益”的观点,直接提出即使控制酒量,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损伤大脑并削弱认知功能。

    在这篇刊登于《英国医学杂志》的论文中,来自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详细描述了他们从1985年开始的30年间,对550名男性和女性进行酒精摄入和认知表现的跟踪。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了受测者们的大脑结构,结果发现酒精会对他们的脑白质结构和海马体的状态产生影响——不但会造成脑白质的结构的“内部混乱”,还会令右侧大脑的海马体缩小。

    虽然在论文最后指出,这项研究只是观测性的,并无法证明酒精对大脑的损伤作用,但研究结果发表后,在学术界立即引起热议。正所谓角度不同,目光所及之处也不同,在科学的领域亦是如此。对于此研究结论,虽然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成瘾研究中心主任施托克威尔博士表示,对于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公众应该持怀疑的态度,谨慎为之;但科学界认为适度饮酒可能对身体有益的观点,并没有完全消失。

    过往认识 适度饮酒不易患老年痴呆症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近年来经常出现在酒类营销中的一句很热门的广告词,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医学、营养和科普界人士会不时提及。譬如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招募88名志愿者,以实验测试他们饮酒量与记忆力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那些喝过酒的人表现更好,能记起更多他们之前学过的单词,而且饮酒量越大的人在记忆这方面的效果越明显。

    研究者解释说,正因为酒精妨碍了人们吸收新信息,所以脑部反而有更多资源,去把最近获取的其他信息整理成长期记忆。先不论摄入酒精对饮酒前记忆是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为这并非能成为酗酒者们最好的借口。过量饮酒对人们的酒后认知能力、身心健康等有诸多负面影响。

    无独有偶,关于酒精“益处”的研究结果,除了记忆范畴,还包括认知方面。根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显示,与不饮酒的中老年人相比,每天有规律、适度饮酒的中老年人活到85岁的可能性更大,并且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更低。但必须要留意的是,尽管研究结果显示适度饮酒者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更小,但研究人员强调,这项研究并没有暗示饮酒能够增长寿命及提高认知健康。

    话题延伸

    人类饮酒起源

    可追溯至1000万年前

    无论是啤酒还是清酒,伏特加还是威士忌,人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的?一项有趣的遗传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祖先开始进化饮酒的能力大约可追溯至1000万年前, 远比现代人开始酿酒的历史更为久远。很久很久以前,为了处理从树上掉落在地面的腐烂、发酵的水果,人类祖先发明了酿酒。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分解酒精的能力集中在一组叫ADH4家族的消化酶的基因编码上。而ADH4酶被发现存在于灵长类动物的胃里、喉咙和舌头上, 同时也是在吸收后遇到酒精产生的第一次代谢酶。

    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28个不同的哺乳动物的ADH4基因,其中包括17类灵长类动物。他们收集了这些基因的序列基因数据库或保存完好的组织样本的全部数据。结果表明1000万年前就存在单一的基因突变,因此而赋予人类祖先加强分解乙醇的能力。科学家指出,这种突变的时间恰逢陆地生活方式的转向;而消耗乙醇的能力,可能有助于人类祖先在食物匮乏期吃地面上腐烂、发酵的水果。

    从早期灵长类动物在偶然中发现藏于腐烂发酵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乙醇开始,人类祖先开始饮酒;随后现代人开始有意地发酵食品, 因为它比通常在自然界发现的带来了更多的乙醇。

    科学家表示,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说,人类饮酒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肝病、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因为人类没有充分进化的基因来充分处理乙醇导致的。同样,人类也还没有进化的基因来处理大量的糖、脂肪和盐,于是便产生出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健康问题。

    争议 “适量”的标准因人而异

    适量饮酒能延长人的寿命吗?曾有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者表示,每天适量饮酒的人更有可能心智健康地活到85岁。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在啤酒中含有酵母细胞,当酵母暴露于5%至7%的乙醇溶液下会延长端粒,而端粒是染色体DNA的终点,与衰老和癌症密切相关。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谭信教授表示,这种研究还是很初步的,只是针对一种微生物细胞,还缺乏对人体细胞的直接研究。“我们不能忘了酒精一旦进入人体,其作用是多方面的,远不是在体外研究时酒精直接作用于细胞那样简单。”他说,“酒精不等于啤酒,前者是化学性质明确的化合物,后者的成分复杂得多;即使进一步证明酒精对人体细胞有同样的作用,仍有待确认啤酒中的其他成分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体内的综合作用。”“就拿延长端粒这事来说,接下来的很多疑问和工作,例如酒精是否能可延长人体细胞的端粒?延长哪类人体细胞的端粒?什么浓度下才可以做到这一点,什么浓度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况?细胞的不同状态和这种效应的出现是否有关?喝下去的酒精在体内是怎样代谢的?会转化成什么别的东西?是否对机体还有其他作用?其中的副作用是否足以抵消延长端粒所带来的好处等等。”谭教授告诉记者,虽然说啤酒中存在的多酚(而并非乙醇),确实可以起到降低氧化应激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给酗酒开罪。

    就目前来说,研究仍在继续。但可以确定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酒,关于“适量”的标准以及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尚在研究之中。无论结果如何,科学家都警告那些不能将饮酒量限制在每天至多一杯或两杯的人——最好不要饮酒。因为对于这类人来说,饮酒更多产生的是负面影响。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67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