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弱女子断臂化缘募资刻经 五千长卷诉传奇
2017年09月27日
来源: 凤凰佛教综合
【字号: 】【打印

    《赵城金藏》是我国金代民间募资刻印的佛藏。金代熙宗皇统(1141-1149)初年,潞州(今属山西长治)崔进之女法珍断臂化缘,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募资刻藏经。这部藏经以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和少部分《契丹藏》为底本,历时约三十年完成。因刻于金代,后被供养在赵城县(今属洪洞县)广胜寺,故名曰《赵城金藏》。因之不凡的诞生经历,该藏经被后世高僧誉为“千古第一发心之大藏经”。

    全世界保存下来的金代全藏刻书极少,全藏约七千卷左右,六千多万字,其它流传下来的金代藏经仅有十几卷,而这部《赵城金藏》约留存四千余卷,较为完整,又是传世孤本,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

    因缘造化稀世瑰宝

    在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有一座距今近两千年的寺院,名曰广胜寺。改革开放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僧人常住,安静的寺院成为文物保护部门。

    熟悉广胜寺历史的人知道,这里有曾经三件国宝:《赵城金藏》、琉璃飞虹塔和元壁画。这三件宝物中,尤以《赵城金藏》为最,用当地人的话说,“有关《赵城金藏》的传奇故事,说上三天也说不完”。

    上世纪三十年代,支那内学院著名学者蒋唯心通过考证,认为赵城金藏系金代民间劝募,在山西解州(运城西南)静林山天宁寺刻成。发起人为潞州(长治)崔法珍,相传她毅然断臂募缘刻经,感动了很多佛教信徒,纷纷捐资协助。施主始终以村民为主体,施钱、“施树、施骡、施布、倾其所有”、甚至“有破产鬻儿应之者”,劝募的地区遍及晋南和秦西各州县。大约在金熙宗皇统9年(1149年)前后,于天宁寺组成“开雕大藏经版会”负责刻造,到金世宗大定13年(1173年)完工,历时约30年。金藏刻成后,崔法珍于大定十八年(1178年)将印本送到燕京,受到金世宗的重视,在圣安寺设坛为崔授比丘尼戒。三年后,崔又将经版送到中都(即今北京)刷印流通,共计168113板,6980卷。为表彰她的功绩,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法珍被赐紫衣,并受封为“宏教大师”。

    崔法珍是谁?为什么要断臂募缘刻经?

    山西洪洞广胜寺宗教顾问、著名学者扈石祥先生说,相传是因为当年广胜寺的方丈和尚治好了崔法珍的哑病。治好病之后,崔法珍发现方丈愁眉不展,便上前问讯,方丈说:“这事情不是你一个女孩子可以管得了的。”法珍执意要问,方丈说:“数年前寺院便发心要刊刻一部大藏经,只是至今还没有筹集到款项,为此而忧。”法珍听了,默然而退。不大功夫回来,已经断去一臂。方丈惊问何故,法珍说:“我的身体和生命都是佛给的,今天断一臂以表真心,我愿意来募缘,筹集刻经款项。”

    刊刻藏经,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历代朝廷组织刊刻,举全国之力,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以《赵城金藏》之后600年问世的《乾隆大藏经》为例,自收集经本到刻印完成,前后尚历时近十年。一民女之力,四方募化,历时三十年刊刻大藏经,委实不易。从这个角度上看,《赵城金藏》堪称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大发心的藏经!也堪称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发心做事为何要断臂?

    今世很难理解,发心做事为何要断臂?其实了解佛教的历史,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以前曾有多年苦修,后来者继承其志,苦修得证悟者层出不穷。如中国禅宗二祖慧可,为了求正法,在雪中跪了三天,初祖达摩说:除非我看到天降红血才可以传法于你。二祖自断掉一臂以示决心。近代诗僧八指头陀,在阿育王寺佛舍利前燃指供佛后,曾写下《自笑诗》:“割肉烧灯供佛劳,可知身是水中泡,只今十指唯余八,似学天龙吃两刀。”我们今日学佛,理当不提倡如此苦修,身体的苦修并不能完成心路历程的修行。然而,崔法珍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断臂报佛恩,其舍生之精神足可让吾辈长久追思。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73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