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秋“广味”一直浓郁。中秋节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民间早已有祭月、拜月、赏月的习惯,宋代中秋赏月最为兴盛。从南汉时期登上花塔、燃灯悬烛,到20世纪50年代水上疍民在沙面高唱咸水歌,还有文化公园赏花灯习俗绵延六十余载,无论习俗如何变迁,人们的团圆之心却始终未变。广州独特的村落文化也滋养了丰富的中秋村俗,如花都炭步的“烧禾楼”,白云村落的舞火龙等。中秋到来之际,记者深入白云、荔湾、花都等地,找寻散落各地的中秋民俗。
竖中秋:花灯悬挂竹竿之上
旧时广州,中秋之夜,灯内燃烛,每家每户将花灯系于竹竿之上,放在屋顶或大树等高处,俗称“竖中秋”,也称作“树中秋”。早在南汉时,被称作花塔的六榕塔仍叫“舍利塔”,每逢中秋,高塔上都会燃灯悬烛,庆祝一番,与“竖中秋”的传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家住昌华大街、年过七旬的朱姨回忆,20世纪50年代,她刚嫁到西关时,总喜欢买几盏竹篾扎成的花灯,用长杆高高挑起,竖在家中的天井或花园。“我那时候喜欢买几盏六角灯,把它们连串挂在家里。”
70后的麦小姐对于“竖中秋”也有独特的记忆,那时各家各户要用竹条扎纸灯笼,灯笼形状各异,有果灯,鸟兽灯、鱼虫灯等。到了夜里,纸灯笼里点上蜡烛,用绳子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是树杈上。入夜后,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与天空上的月亮相映成趣。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也住进了高楼,即便点上花灯,惊艳也不似从前,竖中秋的习惯便渐渐淡了。
拜月娘:各村仪式略不同
广府和潮汕地区都有中秋拜月娘的习俗。入夜后,家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摆开供桌,摆上月饼、田螺、芋头等贡品,茶酒在旁,焚香礼拜。礼毕,一家人才围坐在一起赏月吃饼。
拜月娘其实是一种祭月仪式,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被称为“夜明”或“夕月”。古时候,祭月是家家户户的中秋必备活动,时过境迁,祭月活动逐渐简化或省略,只有在城郊的自然村落才能寻得祭月的痕迹。位于广州西部的江岛浔峰洲,四面环水,早年因交通闭塞,岛内形成横沙、沙贝、凤冈、草场、洲村等自然村落,传统文化风俗保存相对完整。如今,浔峰洲上有一部分地方归属广州市白云区管辖,别名为“金沙洲”;其余大部分区域则归属佛山市南海区。
住在横沙村的招婆婆回忆道,20世纪四五十年代,晚饭后待月亮升至半空,就会开始祭月,面向月光摆好供桌,上面放置月饼、芋头、田螺、柚子、红柿、少量烧肉和猪肉等供品,配上筷子三双,茶酒各三杯,点燃香烛,焚烧月光纸。招婆婆说,每个村子的祭拜供品都大同小异,但在横沙村,祭拜用的芋头煮之前要先暴晒几天至全干,煮时加盐,放至常温后才拿来祭月。
唱民歌:乘花船相对高唱
唱民歌、赏秋月并非古老的中秋习俗,但在广州人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20世纪50年代,每逢中秋,广州的水上人家还经常在沙面和河南尾附近河面,举行一年一度的咸水歌游唱晚会,歌手们用富有南方情调的歌谣欢度中秋佳节。
在北秀湖、五层楼、越秀山和珠江河面,有的人乘着花船在船上相对高唱,有的人开设擂台与游客对答山歌。在河南尾的珠江水面上,几百只小艇、舢板,静静地在月色和灯光中连成一片,婉转悠扬的歌声令人心醉。
事实上,这些歌会正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中秋晚会。20世纪80年代,广东电视台《万紫千红》节目组开始录制中秋晚会,渐渐地,每逢中秋,市民会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收看中秋晚会。
饮食
边吮田螺边赏月
吃芋头子孙平安
正所谓“食在广州”,谈及中秋的“饮食习俗”,广州人可谓当仁不让。中秋前夕,在广州各大市场最醒目的位置,都能看到芋头、田螺等应节食物。
“小时候,中秋节一到,一家人会到天台边赏月边吃田螺。”据广州人叶小姐回忆,记事以来,紫苏炒螺是每年中秋的“例牌”,长辈会提前几天到海产市场买几斤田螺,“不是立即就吃,要先养着,让田螺吐净泥沙。“等到中秋当晚,再由父亲掌锅炒田螺,加入紫苏叶、辣椒和姜片爆炒,闻起来特别香。”
20世纪80年代,本报还在每年中秋前专门开辟了版面介绍“节前水产”,如螺、蟹等中秋美食。那时田螺价格较贵,每斤要四五角钱。所以不少人选择以石螺代替,每斤才一角七分至一角九分。且中秋节期间是田螺育肥长大时期,正是吃螺最佳季节。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建明告诉记者,岭南一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村落多鱼塘,盛产田螺、芋头和菱角。每逢中秋前夕,村里小孩会拿着铁盆塑料桶去鱼塘摸田螺,洗净自养数天,爆炒成为中秋赏月佳肴。老一辈人有对月光吮吸田螺可明目的说法。这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为田螺富含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至于芋头和菱角,前者因为粤语中“芋头”与“护头”谐音,有阖家团圆的寓意;后者因为外形带尖角,寓意为“聪明伶俐”,寄托着长辈们希望孩子聪慧的祝福。
各村有各例
花都藏书院村:
“烧禾楼” 火烧旺地 越烧越旺
所谓禾楼,是村民用砖瓦搭建起来,类似砖塔的物体,“烧禾楼”即把细柴枝和干草倒进塔内燃烧。
相传“烧禾楼”的习俗起源于元朝末年,为反抗元兵,村民在中秋节相约起事,以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烧禾楼”的习俗由此延续至今。如今,“烧禾楼”寄托着村民对来年生活的美好心愿,火花烧得越高,寓意来年生活越好。
每逢中秋之夜,花都区炭步镇的藏书院村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烧禾楼”习俗。据藏书院村村委副书记谭新培回忆,小时候,每到中秋,孩子们用捡来的碎瓦片堆砌成小禾楼,又到附近山岭采摘一种蕨类植物。等到天黑了,他们先在小禾楼里点燃植物,又抓一把食盐扔进去,顿时火花四溅,在夜色中异常耀眼。“小孩在闹,大人在笑,烧起的火花别提有多好看!”说起旧事,七旬的老手艺人谭佰钊笑容绽开,仿佛回到了从前。
作为炭步镇的中秋传统风俗,“烧禾楼”已绵延上千年,但近20年也曾一度绝迹,只偶尔看到村中孩童拿碎瓦片在巷口搭建小塔,再塞进一些细小柴枝来自娱自乐。
去年中秋,藏书院村举办了首次“烧禾楼”民俗活动,吸引了数百名村民和游客前来,为这项古老的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当晚8时许,村民先把炭放进禾楼烧红,再放进干草,继而向塔身抛洒粗盐,见火花渐多,又用长竹竿撩动干草,火花顺势从塔身四周的小孔和顶部迸出,喷涌而出的火花一蹿就是三四米高,在夜色中十分壮观。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的禾楼由村中的手艺人谭佰钊用红砖、水泥、河沙、石灰砌建而成,耗费了整整三天的时间。谭伯说,仅仅是红砖就要用2000多块,建成的禾楼高4米,直径2.2米。谭伯解释,由于火花是向上蹿升的,越往禾楼顶上,留出的空隙就越大,方便火花的迸出。
白云清湖村:
舞火龙
驱赶虫害 祈求国泰民安
在白云区众多传统村落中,均禾街清湖村的舞火龙活动举办规模最大,尤为引人注意。“舞火龙”当中也大有门道:“起龙”、“采水”、“游龙引福”和“放龙归海”是中秋舞火龙的四个指定动作。
说起白云区的舞火龙活动,近年来可谓是热闹非凡,清湖村、夏茅村、江村村等村的村民将传统习俗过成了盛大的节日典礼。这其中,又以清湖村火龙最负盛名。
均禾街清湖村村干部李叶细告诉记者,相传白云区舞火龙活动起源于清朝咸丰年,当时,清湖村一大片区域都种植稻谷,适逢一年中秋时节虫害泛滥,村民为驱赶虫害,家家户户把火把点燃插在田间烧,发现虫害大大减少。自此,在田间燃烧火把的驱虫方式逐渐演变成热闹的舞火龙,后来村民又在舞火龙前增加举行祭龙仪式,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据参与火龙制作的手艺人毅哥介绍,中秋晚饭后,村民在傍晚抬起长龙,俗称“起龙”;然后把长龙抬到村内水塘,将龙头伸出涌边,意为“采水”;“采水”后,点燃鞭炮回到祠堂进行祭龙仪式,接着燃放烟花,开始当晚的重头戏——舞火龙巡街,意为“游龙引福”;最后完成仪式就“放龙归海”——将火龙投放在靠近河涌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如今村民们还在“舞火龙”这一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中加入新鲜元素。据龙头制作手艺人鑑叔透露,新龙头还是“电子产品”,龙眼有绿光闪烁,龙须由铝片制成,龙嘴每8秒会自动开合一次,显得栩栩如生。
目前,白云区的中秋舞火龙已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会举办火龙文化节。“源远火龙文化流长白云非遗”学术研讨会也随之成立,来自高校和白云区本土的专家一起探究“舞火龙”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传承
在潘建明看来,要传承中秋传统习俗,关键是“自然而然”。民间每个人都自发成为传承者,长辈言传身教,晚辈耳濡目染,做到“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做在手下”。在传承民俗文化方面,他认为广州珠村就起了一个好榜样,直到现在,珠村村民仍遵循传统民俗礼仪,中秋佳节食用田螺、芋头等传统食品,晚辈逢年过节到长辈家送礼,外嫁女子不在娘家过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