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由于宦官之祸,最终导致王朝终结的不在少数,譬如:秦末的赵高之祸、汉末的十常侍之祸等等。就连让国人引以为荣的煌煌大唐王朝,亦无法逃脱这一历史的宿命。唐文宗李昂就是因为诛灭宦官不成,反而被宦官架空起来,不能理政,因此抑郁成疾的。《资治通鉴.唐纪》是这样记述的: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上疾少间,坐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赐之酒,因问曰:‘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道:“陛下尧、舜之主也。”李昂知道这是周墀言不由衷的恭维话,这位病恹恹的皇帝摇了摇头,叹息道:“朕岂敢比尧、舜,何如周赧(东周赧王)、汉献(东汉献帝)耳?”周墀大惊,忙伏地应道:“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文宗曰:“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说完文宗“泣下沾襟”,周墀也伏地流涕。文宗“自是不复视朝。”次年,受制于家奴,阻隔于宫墙内的唐文宗,因病重不治,便“厌代”了。
中国的历代皇帝都身处深宫,虽说内有三宫六院,外有文武百官,皆可随传随到。但是,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始终能与皇帝保持零距离接触,甚至连皇帝行幸妃嫔时,也须臾不离的,却都是大大小小的宦官,即俗称为太监的阉寺。
因为后宫除了皇帝一个男性外,其余都是女性。所以,要想进后宫成为宦官,就必须被劁去势,让其丧失男人最根本的功能,使之成为男不男女不女的人。作为宦官,不知是由于付出的代价太大,求偿之心过甚;还是由于性器官被阉割,形成心理变态?亦不知是由于身处权力中心,产生染指欲望;还是由于出身贫贱,产生对财富的病态渴求?因此,宦官一但得势、得志、得手、得意,就会陷于罪恶的渊薮而不拔。
《新唐书》在总结到唐代宦祸时,做了如下精辟的分析:“小人之情,猥险无顾籍,又日夕侍天子,狎则无威,习而不疑,故昏君蔽于所昵,英主祸生所忽。玄宗以迁崩,宪、敬以弑殒,文以忧偾,至昭而天下亡矣。祸起开元(玄宗李隆基年号),极于天祐(昭宗李晔年号),凶愎参会,党类歼灭,王室从而溃丧;譬犹灼火攻蠹,蠹尽木焚,讵不哀哉!迹其残气不刚,柔情易迁,亵则无上,怖则生怒,借之权则专,为祸则迫而近,缓相攻,急相一,此小人常势也。”
《新唐书》将宦官定性为小人,这也是千古以来的历史结论。
如果你是一位明主,他们就会羁縻你,磨耗你;如果你是一位庸主,他们就会控制你,支配你;如果你是一位昏君,他们就会折腾你,操纵你;如果你成为障碍,他们就会废黜你,干掉你。这就是皇帝身边的宵小会做的事情。
唐朝从唐玄宗李隆基宠信宦官高力士开始,得到皇帝宠信的宦官逐渐掌控了朝廷的政治中枢。至唐中后叶,一代不如一代李姓皇帝的立与废,生与死,也演化为完全操控在宦官的手中了。
唐顺宗李诵,第十一代,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永贞革新”未能除掉宦官,反被宦官俱文珍迫退为太上皇,于次年驾崩。
唐宪宗李纯,第十二代,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为宦官王守澄、陈弘志等所杀。
唐穆宗李恒,第十三代,同年为宦官梁守谦、王守澄所立。
唐敬宗李湛,第十四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为宦官刘克明等所杀。
唐文宗李昂,第十五代,太和元年(公元826年),为宦官王守澄、梁守谦所立。其间,因欲除宦官,策划一网除尽,事泄。宦官仇士良发动宫庭政变,屠杀朝官,架空文宗,此称为“甘露事变”。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唐文宗李昂在抑郁成疾中驾崩。
唐武宗李炎,第十六代,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为宦官仇士良所立。
唐宣宗李忱,第十七代,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为宦官马元贽所立。
唐懿宗李崔,第十八代,咸通元年(公元860年),为宦官王宗实所立。
唐僖宗李儇,第十九代,乾符元年(公元874年),为宦官刘行琛所立。
唐昭宗李晔,第二十代,龙纪元年(公元889年),为宦官杨复恭所立。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八月,唐昭宗为朱全忠所弑。
朱全忠立辉王李祚为帝,改名李祝,是为昭宣帝。朱全忠潜谋称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二月,唐昭宣帝被迫禅位于原宣武节度使,时任诸道兵马大元帅、梁王朱全忠(原名朱温)。越年,唐昭宣帝被害,唐亡(据黟县传说,李晔后人藏身于徽州黟县西递,改姓胡)。大唐王朝国祚共二百八十九年。
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为帝王者,一旦成为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玩偶,这个王朝也就该随之覆亡了。秦末如此,汉末如此,元末如此,明末亦如此,唐末当然也不会不如此了。宵小宦官之所以能变得如此可怕,就在于他们能以唯唯诺诺的谦卑姿态,讨好主子;能以言听计从的奴才精神,坐大成势;能以心领神会的溜须哲学,拓展势力;能以混淆视听的蒙蔽手段,插足权力;能以挑拨离间的卑鄙伎俩,干预朝政;能以严酷刻毒的报复心理,左右大局;能以欲壑难填的贪得无厌,影响决策。唐代的宦祸,就是在这样的阉人中一代又一代地上演着,直至唐亡。这就是唐代宦祸的实质。
历史,早已一页一页翻过去了;宦官,早己成为历史课、文学中以及百姓闲聊时的一个名词;而皇帝,也只是在影视屏幕中,戏曲舞台上露脸的角色。但历史却是一面镜子,永远有着借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