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斩马谡”:诸葛亮为何先后流涕三次
2017年10月30日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 】【打印

    斩马谡,是诸葛亮一生中执法的大事件。在整个事件中,按律令被追责的如下:斩首三人,髡刑一人,免官多人,诸葛亮上表“自贬三等”。面对众多受处罚的将领,诸葛亮只为马谡一人哭过。综合史籍记载,诸葛亮为马谡先后流涕三次之多。

    《三国志·马良传》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这是第一次。又载:“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一人有罪,不可株连家人),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泣。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亲自祭祀岂能不哭,此为第二次。又载:“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向邪!’”这是第三次。

    诸葛亮何以三次落泪?笔者以常人之心揣度,大体有如下原因:

    一因愧疚而流泪。诸葛亮平时没有把刘备关于“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嘱托当回事;战时,“亮违众拔谡”,不用众将心仪的宿将魏延、吴壹等人为先锋,决意用马谡担当重任。错用马谡,责任全在诸葛亮自身,那种深深的愧疚之情、后悔之意、自责之心,不哭泣出来如何释怀得了。

    二是因惋惜首次北伐失败而哭泣。可以说,诸葛亮呕心沥血准备多年,亲自南征平叛,积蓄粮草训练士卒,等待和创造时机,北伐志在必得。而现实与诸葛亮的心理期望相距甚远,怎能不为自己错用一人导致失败,由惋惜痛心转而哭泣?

    三是思念刘关张之往事而流涕。以往刘备等人都在时,遇事有人商量,逢战有将可派,自己只需运筹于帷幄之中,就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现在凡事都得自己拿主意,遇战必得亲自率军出征,“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已越发显现。李商隐有诗“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即指出诸葛亮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但关羽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今非昔比,增添了诸葛亮无可奈何的悲伤。

    四是因惜才爱才而痛哭。马谡是能与诸葛亮“引见谈论,自昼达夜”的高参,也称得上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尤其是征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又是马谡提出的。运用此计,才有“七擒孟获”的佳话。为严肃军法,不得不将自己十分器重的爱将处斩,诸葛亮能不哭泣吗!

    五是因感到对不住马良而流涕。马谡为马良之弟,马良则为襄阳人士,“并有才名”。诸葛亮入蜀后,马良留在荆州,曾给诸葛亮写信,称其为“尊兄”。马良早在随刘备征吴时就已战死殉国,如今诸葛亮还要亲自下令将朋友之弟斩首,能不揪心吗!

    六是为马谡的遗言所感动而流泪。马谡临刑前写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话语,没有一句不满和怨言。应该说,诸葛亮流的也是感动的泪水。

    “斩马谡”的整个事件,反映出诸葛亮在情与法的交织碰撞中,舍情而护法,赏罚公允严明,且又有情有义。“挥泪再三”,体现了诸葛亮念及旧情,不忘故友。回看这段历史,可以看到一个领导者的自责与内疚、责任与担当、坚毅与执著,更看到了坚持依法治军的强烈信念。所有这些,已融入到诸葛亮的完美人格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87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