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悟空和贾宝玉:关于两块疯狂的石头
2017年10月31日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号: 】【打印

    石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石头也和纸张一样,承担着书写载体的任务,因为坚固耐久的特性,古代一些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比较经久,流传也更久远。这成为古代文明的一个明证,例如秦朝刻写在泰山石碑上的文字。

    而石头在传统章回小说里,又是有灵性的载体,它起到了刻画人物,升华主题,推动情节的作用,例如《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

    《西游记》和《红楼梦》:两块石头撑起两部名著

    一说起中国古典小说里的石头,首先想到的是《红楼梦》和《西游记》。其中《红楼梦》的原名就叫《石头记》,贾宝玉就是一块石头变的,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贾宝玉和孙悟空是一家,两块石头撑起了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半壁江山,足见石头文化在中国传统当中的重要作用,从刻石勒碑到神话情感,都少不了它。

    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哥们的出身,实在是太相似了。孕育出齐天大圣的那块石头,来历可不简单,早在宇宙诞生之初就有了,“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开辟以来”就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按照《西游记》开篇的说法,从宇宙诞生到人类诞生经历了两万多年,也就是说孙悟空在蹦出来时就已经存在两万多年了,年龄够老吧。其实,如果按照现代宇宙学地理学的观点,宇宙诞生到现在至少一百多亿年了。因此孙猴子一出来,就可以叫孙爷爷了。

    再看贾宝玉,《红楼梦》是这么说的,“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哇,别看宝二爷一副小鲜肉的模样,“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人家的年纪可大了,要上溯到宇宙早期女娲补天的神话时代。而且宝哥哥身份也不简单,是块补天的料。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惜没用上,只好从太空来到人间。

    这俩哥们年纪大,都是宇宙初期诞生的,要是见了面,称兄道弟也不过分。至于《红楼梦》里以石头为主线,串起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情感主线和整部小说的发展脉络,都众所周知,这里不赘述,倒是说说这两位石头兄弟的性格和形象意义。

    大圣和宝二爷都是石头性格,顽固,不屈服。石头的特质是坚硬的,由此发展为性格倔强,不易于改变,和周边对抗,从而发展到叛逆。要说古典四大小说名著里的叛逆人物,非属孙大圣和贾宝玉不可,可以说是两块疯狂的石头。孙大圣蹦出来之后,就不想当一只安静的猴子,远涉重洋去学艺,然后大闹龙宫、地府和天宫。即使被降服之后,随唐僧去西天取经,还是叛逆性格不改。而宝二爷呢,这块石头也并不想做个安静的高富帅,他居然嘲笑科举,否定封建道德,最最看不起那些文死谏、武死战的忠臣良将。虽然高鹗改写的结尾中,贾宝玉也不能免俗,考上了进士,但是很快就出走,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地平线上。宝玉一直不愿意向封建大家庭的教育屈服,将女性地位抬得最高。其实,贾宝玉就是大观园里,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不愿意循规蹈矩的“孙猴子”。宝玉敢爱敢恨,也和孙悟空一样。前者敢说封建伦理的不是,后者敢和天庭对质,其性格完全一样。脱胎于上古顽石的主角,果然就是和凡人不一样。

    也可以这么说,《红楼梦》和《西游记》是两块疯狂的石头,《红楼梦》是现实版“石头记”,《西游记》是神怪版“石头记”。

    《水浒传》:石头也一直在里面担当角色

    《水浒传》开篇也和石头有紧密的关系。此书第一回,讲的就是北宋仁宗年间,因为天下瘟疫,宋仁宗派太尉洪信前往龙虎山寻仙问道,寻找解救良方,这里的关键情节是一块石碑。洪太尉闯进伏魔殿,“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四边井无别物,只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跌坐,大半陷在泥里”。小说的108位主角想要登场,必须掀开这块石碑,而掀开这块石碑的就是洪太尉。石碑被掘开,就相当于是戏剧的幕布徐徐拉开,一众角色纷纷上场,“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这个开场还挺有科幻片效果的。

    由此可见《水浒传》的开头是很有仪式感的,刻着“遇洪而开”的石碑就是整部大剧的幕布。《红楼梦》和《西游记》都以石头开幕,《水浒传》也算得上是以石头开幕。贾宝玉本来就是一块石头,孙悟空是孕育在石头里,而108好汉是被压在石头下面,总是离不开石头文化。

    接下来,石头并没有从小说中消失,而是在关键的时候从天而降。当梁山泊108条好汉都聚集完整的时候,石头就来了。我们看第71回(有的版本是第70回),“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于是好汉们组织人去寻觅这块天外来物,“宋江随即叫人将铁锹铁锄头,掘开泥土,跟寻火块。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浅,只见一个石碣,正面两侧,各有天书文字”。原来也是一块石头,只不过是天外来客,一块带着蝌蚪文的陨石,上面写着“替天行道”和“忠义双全”,还有密密麻麻的梁山好汉的名字。如果说洪太尉遇到的那块石头开启了故事,那么这块从天而降到梁山泊的石头,则是推进故事的一个象征元素。一则展示了梁山泊的合法性,得到上苍的承认;二则暗示了好汉们最终的悲剧命运,按照石头上的启示,“聚义厅”变成“忠义堂”,从打抱不平走上招安的道路,故事在这里有了分水岭。由此可见,石头在《水浒传》里的角色很关键。

    《三国演义》:石头,石头,你最懂我的心

    在《三国演义》当中,石头的角色没那么重要,既没有由石头拉开帷幕,也没有由石头推进整部故事。但是,并不是石头就和《三国演义》没有关系,在故事进行到精彩处,从人物心理到幽微处,石头也会登台扮演角色,且看《三国演义》第54回。

    刘玄德去甘露寺相亲,得到国太的承认,和心怀叵测的孙权一起散步,并在殿前庭院中看到一块石头。于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这两位三国大人物居然对着石头说起了心事。刘备神神叨叨地说,“如果能安全成婚,回到荆州,石头啊石头,就让我剁开你吧”。于是一剑下去,那石头也懂得这位东吴女婿的心事,居然被削开了,“手起剑落,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孙权也对着石头说心事,“若再取得荆州,兴旺东吴,砍石为两半”,也把石头劈开了。这一块石头,串起了两位英雄的心事,起到了揭示人物心理,推进并预示情节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刘备的惶惶不安,孙权的心有不甘,都在劈开石头的动作里显露无遗。石头劈开了,人物内心也坦露了。而以后的东吴偷袭荆州,刘备讨伐东吴的情节,都在劈石头的情节里埋下伏笔。这里的石头不简单。

    要想把文章写好,除了直接刻画人物,也要间接通过一些物件来侧面表现人物,暗中推进情节发展,石头就是古典小说里的这种利器。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88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