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怪癖”
2017年11月14日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字号: 】【打印

    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某些“怪异”的行为,令大人不可思议、一筹莫展,比如酷爱废弃物、垃圾,有异食癖等等。父母虽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但对改变孩子的怪毛病却收效甚微。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家长又该如何对待?

    在孩子眼里,废物也是宝

    不少幼儿在户外游玩中总能有所“收获”:见到树叶、小石子、别人丢弃的小卡片等等,就往口袋里塞,拦都拦不住;在家里,被大人扔到垃圾桶里的各种饮料瓶、小包装盒、包装袋等垃圾也是孩子眼里的宝贝,往往会趁大人不注意捡回来。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嗜好?

    幼儿,特别是低龄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手的抓握能力和小肌肉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够拿住或捡起一些小东西,他们对自己掌握的新本领兴奋不已,再加上对所看到物品心存好奇、有探索的欲望,所以会不停地拣东西。

    在孩子眼里,没有贵重和有用的概念,只有他们感兴趣、觉得好玩的事物,即便它们是一堆黄沙、碎石、树叶、花瓣、狗尾巴草,或是破瓶烂罐,都能成为孩子的最爱。另外,如果某些废弃物具有情感上的意义,如扎礼物的丝带,能使孩子重温获得礼物时的喜悦,他们也可能将它看成宝贝。

    对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可以酌情处理。首先,对孩子捡拾的物品做个简单的分类,告诉他们哪些可以捡,哪些不能碰,比如不能捡掉在地上的食物,更不能往嘴里放。因为,地上的东西并不都是安全的,在捡陌生的东西前,务必征得大人的同意。

    捡来的东西回家后立即清洗干净,然后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小盒子里“收藏”,有时间的时候,或利用“废物”做手工,或把种子种在花盆里,让它们发挥作用。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经常清理他的“宝盒”,随着时间的推移,把那些不再喜欢的东西淘汰掉。

    石子泥土成“美食”

    有少数幼儿一段时间喜欢捡沙粒、小石子、小土块一类的东西吃。有这种癖好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素的信号,如铁或锌,当孩子体内这类元素的缺乏达到一定极限时,他们就有可能控制不住地寻找不应取食的东西当食物,医学上将其称为“异食癖”或“嗜异症”。此外,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照料或生存环境不良,孩子长时间缺乏关注,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适当给孩子补充营养,怎么补和补多少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孩子的异食现象是由亲情缺失等心理因素造成的,父母就要想方设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心,使之在亲子快乐中逐渐转移注意力;同时,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帮孩子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克服不良习惯,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喜欢和小动物作对

    我们偶尔会看到一些孩子见到成群的蚂蚁、蜗牛,就去用水浇或用脚踩;对其他一些小动物也并不友好。一些家长以为这是孩子淘气,事实上,孩子可能另有隐情。

    从心理学上讲,孩子在遭遇心理压力、挫折或不适应新环境时,容易产生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孩子虐待小动物,实际是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缓解紧张情绪。

    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问问孩子,为什么突然不喜欢小动物了,是否遇到了一些不高兴的事:比如,对新幼儿园的生活不习惯、没有结交到新的好朋友、被老师批评了,还是想爸爸妈妈了……引导孩子说出他们心中的烦恼,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帮其找到释放心理压力的出口,避免迁怒于无辜的小动物。

    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观察蚂蚁如何搬家、小猫怎么吃食、蜗牛爬行的样子、兔子的步态……发现小动物的可爱之处,讲述动物对人、对大自然的益处。让孩子懂得:它们也是生命,也需要爱和尊重,引导孩子友善地对待小动物,激发孩子对小动物的同情心与爱心。另外,父母也要给他们更多的精神上的关爱,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被爱的、幸福的,而不是被抛弃的、被冷落的,才更容易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小动物,放弃虐待。

    做怪相 说脏话

    做鬼脸是孩子惯用的把戏,但某些孩子“搞怪”的程度超出了做鬼脸。比如皱鼻子、挤眼睛、做出龇牙咧嘴的怪样子;有时还说些不好的话。越制止越严重,摆出一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的架势。而且,自得其乐、陶醉其中。

    小孩子喜欢模仿,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通过模仿习得。但是,在年幼阶段,他们还分不清是非、好坏,不懂得怪样子是丑的、不文明的,脏话是粗鲁的、不礼貌的,他们只要对看到的、听到的觉得新鲜、好玩,就不假思索地有样学样。

    也有些孩子,在受到冷落或感到寂寞的时候,以做怪样或说脏话的方式,将父母的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成人应尽量将美好的言行呈现在孩子面前;如果看到电视或生活中的一些丑态,一定给孩子灌输很丑、不雅的观念;同时让他们知道,那些不好的语言,会污染我们的嘴和心。当然,这些内容,也可以通过讲故事、亲子阅读等方式,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

    如果孩子故意“搞怪”,以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那么,父母先沉住气。因为,这时讲道理,会给孩子一种错觉:“鬼脸和脏话能让爸爸妈妈关注我。”至于你说的内容,孩子多半一耳听一耳冒,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你觉得逗趣,哈哈大笑后予以制止,也会使孩子获得“达到目的”的乐趣,下次当他渴望注意时会如法炮制,父母的举止无疑对孩子的不良言行起了催化作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而不见,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做解释,帮他分清是非、规范言行。

    温柔的宝宝也暴力

    一些新手爸妈发现,一两岁的宝贝热衷于扔东西,无论是玩具、书,还是塑料杯、衣服和沙发靠垫,只要是能抓到的东西,都往地上扔。其实,这是许多宝宝的“通病”。他们或许喜欢听物品落地时发出的声响;或许对物品掉落的过程和落地的状态感兴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乐于观察东西被扔出去的距离,试试自己的力气有多大。对宝贝来说,扔东西既是游戏,也是他们探索和发现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允许宝宝扔东西,但要灌输注意安全和不损坏东西的概念,给出一个限定:即哪些可以扔、哪些则不能,以免孩子养成见东西就扔、毁坏物品的习惯。同时,父母最好准备几样专门用来扔着玩的东西如响声玩具、球、毛绒玩具等,它们最好由不同材质制成,以便孩子扔出不同的效果,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体验。另外,也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增强扔东西的趣味性,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准备一个箱子,每次玩完后,以游戏的方式教孩子把扔掉的东西收拾起来:你的小熊要回家睡觉了、小猴子想妈妈了、飞镖要休息了……督促宝宝一样样把它们收起来,下次再玩。一旦孩子照要求去做,妈妈就要及时鼓励,便于宝贝的好行为继续下去。

    两三岁的宝宝进入第一反抗期,如果他故意和妈妈做对或试探妈妈的反应,将不该扔的东西丢到地上、损坏物品。妈妈一定要及时制止,并让他在一个没有玩具的房间待上两三分钟,反省自己的不当行为。“隔离”结束后,讲清楚他为什么被隔离,对大一点的宝贝,也可以由他自己说出错在哪里,以此有效制止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95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