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武周之治指什么?武则天的酷吏政治
2017年11月14日
来源: 历史上的今天
【字号: 】【打印

    武则天善于治国,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并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

    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极其重要的基础,史称武周之治。武则天日渐衰老,虽然将唐睿宗李旦改姓武,为皇嗣,但朝臣大多倾向由当初被废为庐陵王的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谏言“那有侄儿替姑母立庙”后,下旨接庐陵王回朝。女皇晚年希望庐陵王李显改“武”姓以继帝位,但李显的软弱使她放心不下。

    在武则天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里,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均田制的继续推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并且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打击北魏以来的世家势力;对外战争巩固并拓展了国家的版图;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在后世经常受到传统史学家的批评。武则天又设北门学士,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则天对佛教大力推崇,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

    在武则天临朝称制和称帝的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为首的扬州起兵、垂拱四年(688年)的宗室起兵和自文明元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长达十四年的酷吏政治。失意官僚和李唐宗室两次发动武装叛乱都被顺利平息,武则天任使酷吏,以滥刑恐怖为回报。先在朝堂设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又很快就拉起一支凶残狠毒没有人性的酷吏队伍。后来受到禁锢惩治的二十七名大酷吏中包括周兴、来俊臣等臭名昭著的家伙。他们编写《告密罗织经》,教唆其徒陷害无辜,设计出“定百脉”、“求即死”、“死猪愁”等刑具和“驴驹拔橛”、“凤凰晒翅”、“猕猴钻火”、“方梁压髁”等骇人听闻的酷刑。凡下制狱者,几乎无一生还。那是专制政治历史上极黑暗极恐怖的一页,武则天本人因而也难逃“千古未有之忍人”的恶名。不过武则天在酷吏猖獗时悉心保护了徐有功、魏元忠、狄仁杰等一批直臣,而当皇权在她手里逐渐巩固时,她便陆续处置了包括周兴、来俊臣在内的大部分酷吏,放弃了酷吏政治,并在生前下诏平反了包括王皇后在内的所有冤狱,力图洗刷自己“淫刑之主”的恶名。

    从对国家的治理来说,倒是颇有成效。武则天一贯强调:“建国之本,必在于农”,以她名义编写的《兆人本业》,通过到朝廷述职的朝集使们颁行各地指导生产,她要求刺史县令“敦劝农桑,均平赋役”,以“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官员考核擢升的基本条件。经济方面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对当时的“盲流”——违法脱籍逃避税役的逃户,有所宽容,保护了这支“亡逃过半”,其实多半是自发向狭乡荒僻地区讨生活的庞大生产力,一批新的县制因逃户的开发而建立起来。全国的人口,在神龙元年(705年)即她退位去世那年达到六百一十五万户,比贞观时期增加一倍。经济上为开元盛世奠基。

    武则天还成功地缓和了和周边民族国家全面紧张的局面。对叛唐复立的东突厥,以极大的耐心和宽容争取和解,最后在对契丹作战时得到突厥默啜可汗的配合,使骚扰河北的战火很快平息下来,武则天授予默啜“立功报国可汗”的称号;西突厥继往绝可汗斛瑟罗率领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武则天改封他为“竭忠事主可汗”,后来用他镇守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吐蕃自松赞干布和禄东赞死后,在西边为患三十年,武则天很有战略眼光地派军队同吐蕃反复争夺安西四镇,终于在长寿元年(692年)由王孝杰最后收复了四镇,派三万汉兵镇守,以拱卫西北边防,维护东西方间丝绸之路的畅通。

    大唐的历史,由贞观之治,经过武则天的治理,迅速迈向开元盛世。可是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她在一场突发的宫廷政变中下台,唐中宗李显复位,改周为唐,一切又回到原来李唐王朝的轨道上。表面上是她重用张易之、张昌宗带来的麻烦,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年的酷法滥刑在君臣间留下深深的裂痕。武则天不能不为自己制造的那场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灾难,付出最后丧权下台的代价。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95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