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广东广西关系亲近,光从名称上看就知道它们是一对分家的兄弟,但要说起两广这个“广”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何出处,估计就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了。
要说清两广的来由,就得从“千古一帝”秦始皇说起。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始皇的仲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干爹)吕不韦自费出版了一部叫《吕氏春秋》的巨作,书中提到有一些关于“百越”的只言片语,但没有解释“百越”的具体位置。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之后,目光就盯上了《吕氏春秋》中所说的“百越”。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征服了百越,历史学家后来把秦始皇的征服行为冠名为“统一”, 可事实上秦始皇并没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他的野心和世界上其它征服者是一样一样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把天下所有的土地居为己有。
秦始皇伟大之处就是改变了之前历代国君的分封制,实行高度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设为36郡。在岭南地区就设置了“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顾名思义,就是“南方的海”的意思。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等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秦朝末年,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咽下最后一口气后,赵佗就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并趁着中原战乱之际以武力攻并了桂林和象郡,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原南越国的地方设交趾刺史部,为汉朝最南部的疆域。为了有效治理南越,汉武帝做了重要批示:“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意思是要求当地官员要用朝廷的恩惠来治理岭南地区,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为了贯彻汉武帝的最高指示,管理南越的官员根据圣意,将岭南的治地命名为“广信县”。这就是广东广西的“广”字的由来。自此,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数百年时间。
隋文帝杨坚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州、郡的区划已经混乱不堪,故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公元622年,唐朝设立交州总管府,624年改称都督府,679年又改称为安南都护府。
唐覆灭后,刘岩于公元930年将安南收归为南汉领土。公元971年,宋太祖赵匡胤征服南汉,重新恢复唐朝时设置的岭南道,到了公元1000年前后,宋朝进行了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广南路分为东、西两路,广东就是“广南东路”的简称,“广南西路”则是广西,基本奠定了今天广东广西的边界,这便是广东广西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