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汉字解密:女子未出嫁 为什么称为待字闺中
2017年12月01日
来源: 搜狐文化
【字号: 】【打印

    传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就是说天上下粟米,鬼在夜间哭泣,说明文字的发明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但“字”最开始却并不是文字的意思,那会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字”的字形。

    金文的“字”,外面是一个宀(mián),里面是儿子的“子”。“宀”是房子的思,“子”象婴儿的样子,所以“字”的本义是在房子里生孩子。

    这有文献和辞书的证明。《周易》里有一段话说:“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字”就是怀孕或生孩子。

    《周易》的这句爻辞是说女子多年未能怀孕,十年后才终于怀上了。

    从怀孕、生孩子到养育孩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字又可以表示“养育”。

    《诗经·大雅·生民》这一篇说到后稷被抛弃的事,说的是后稷是帝喾的元妃姜嫄生的,姜嫄在祭祀的时候,不小心踩了上帝的脚印,然后就怀了孕。帝喾认为,这样生的孩子不吉利,所以就把后稷抛弃了。诗中说,“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意思是把后稷抛弃在狭窄的路上,想让牛羊把孩子踩死,可是过路的牛羊都绕开,不踩他,还养育他。

    所以《说文解字》将“字”解释为:“字,乳也,从子在宀下。”认为“字”就是哺育孩子的意思。

    可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字”已经没有怀孕、生育、养育的意思了,而是表示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为什么呢?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说,我们的祖先仓颉等人在造字的时候,刚开始是按照事物类别描摹事物形状的,这种方法造的符号就是“文”,比如,“日”“月”。

    接着运用形声结合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偏旁互相配合造的符号,就是“字”,比如“明”就是由“日”和“月”配合表意的。

    这部分符号之所以叫做字,是因为它们依靠不同的部件组合孳乳繁衍,就像人类生育孩子,生生不息,所以就叫“字”。后来人们用“文字”或者单独用“字”表示记录语言的符号。现在,除非做专门研究,一般是不严格区别文和字的。

    小篆的“字”与金文差别不大,子还是被包在房子里。

    隶书的“字”,宀的两端比小篆说短很多,子这个部件基本上不再被包在宀内,而是和宀大致形成了上下结构的格局。

    楷书虽然笔画变得简略平直,但依然保留了这个字早期的基本面貌。

    字既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古人的一种称呼。我们现在统称的名字,在古代,名归名,字归字。

    孩子一出生,爸爸妈妈就会给他(她)起个乳名,供亲友呼唤,但等孩子长大成人,还叫人家的乳名就不合适了,如果对长辈直呼其名,就更不礼貌了,所以《礼记》说:“幼名,冠字。”意思是年幼的时候起的是“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的时候则会起“字”。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就说“作此篇兼怀子由”,而不说兼怀苏辙。

    同样的,女子十五岁可以出嫁了,这时候也要起字,所以女子起“字”可以表示出嫁,还没出嫁,就叫“待字闺中”。

    而名呢,多是用作谦称,或是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04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