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类的容貌,身高以及疾病都具有一定遗传因素。但是,情绪比如恐惧究竟会不会遗传呢?
现代社会许多人从未见过野生的蛇或毒蜘蛛,但对蛇和蜘蛛的恐惧仍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害怕这些危险动物。但最近一项实验发现表明,仅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蛇或蜘蛛的图片也会紧张,这说明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那么,恐惧到底是后天习得还是遗传的呢?
恐惧并非与生俱来?
罗格斯大学纽华克分校的专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给16名9—10个月大的婴儿观看蛇及其它动物(长颈鹿、犀牛、北极熊、河马、大象、鸟)的电影,观察他们观看影像时的面部反应和兴趣等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婴儿们对观看蛇和其它动物影像的行为反应似乎没有差异,甚至有小婴儿把自己的耳朵凑过去倾听蛇发出的滋滋声。因此科学家认为,人们并不是天生就知道恐惧。
黑龙江华慈医院精神科主任李艳桂认为,恐惧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个体的素质及个性有关,而素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孩子是否会恐惧,关键不在遗传,而在后天的教育。
恐惧是种遗传性情绪?
然而,也有科学家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湫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指出,恐惧是一种遗传性的情绪。事实上,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反应不是在生活中习得的,而是从人类祖先那里一代代遗传下来的。心理学认为,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必须要具有眨眼间发现蛇并迅速远离它的能力,这样才能生存下来;同时,人类学家也表示,在野外注意蛇的这一需要让早期灵长类动物进化出更好的视力和更大容量的大脑。按照“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原则,存活至今的人都是这些灵长类动物的后代,这种对蛇的警惕通过基因遗传至今,让现代人们大脑中深植了对蛇的恐惧和敏感。
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大学教授马文宾也指出,有很多基因可以控制情绪。例如,一个名为“stathmin”的基因和恐惧情绪相关。通过基因工程的操作去掉这个基因后,小鼠会变得更加大胆,具体表现为可以在开阔的空地、狭窄的小桥上停留(这些都是正常小鼠会本能躲避的),而且对恐惧的记忆能力也有所下降。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来距离完全理解恐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要是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勇气。
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一时就变得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机智应付。
另外,平时积极参加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此外,恐惧心理出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自己进行训练来帮助克服。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像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恐惧、紧张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