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身份证“网证更要安全
2018年01月05日
来源: 科技日报
【字号: 】【打印

    新年和旧年交接之际,“关于2018,你必须知道的×××”体的文章照例开始刷屏。毋庸置疑,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刚刚到来的2018年,必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改变,在我看来,微信身份证“网证”的诞生,或许不是其中响动最大的,但影响绝对是十分深远的。

    据报道,2017年,第一张“网证”在广州诞生,2018年1月开始,将向全国推广。按照网上公布的方法,笔者亲身试验了一下用微信“网证CTID”小程序办理认证的过程,果然十分快捷,想到今后出行、办事等需要实名制的场所、都可以“拉风”地划开手机证明“我是谁”,不免有些小小的激动。

    显然,“网证”的诞生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而笔者所谓“潮流”,包括两个向度,其一是科技的潮流。作为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之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这种改变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以飞快的速度按自己的逻辑掘进,最后的结果必是覆盖并如盐入水般地融入社会生活所有的领域。到那时,“互联网+”这个现在还挺时髦的概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就好像我们不会称呼一杯盐水为“盐+”水一样。如果我们承认身份证是社会成员生活中最重要的证件,那么,就会同意“网证”大大推进了生活科技化、智能化的历史进程。

    其二是人心的潮流。其实,一切推动历史进步的东西,内在本质都是人心所向。据最新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而且,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网约车、互联网理财等规模不断增长并趋于规范。这一切都说明一点,人们愿意并正在习惯使用互联网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为“网证”点赞叫好并乐观其成。

    当然,“网证”也带来一些新的担忧。比如信息安全,在传统身份证时代,身份证复印件、公民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被恶意使用,“被法人”“被贷款”等案例并不少见,而“网证”的扫码认证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此类风险。但是,“网证”是绑定在手机上的,又使用了微信的程序,这就不可避免地与相关的企业绑在了一起,尤其是当企业的性质是民营时,在“信赖公家”的文化惯性下,更会让人心里打鼓。笔者认为,这种担忧是有道理也必要的。毕竟,对于个人而言,身份证极为重要,甚至称得上是信息安全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而从社会面看,如此巨量的身份信息与企业以及市场亲密接触,不但对构筑新型的更复杂全面的安全堤防提出了高要求,而且对互联网企业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提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另外,随着“网证”的全面推广,各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是否已为这个新生事物准备好了接口,又是否为那些运用互联网还不熟练的“疏网人群”提供新旧转换的插头,也值得关注和研究。新事物初来乍到,难免会带来一些混乱,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应对举措和配套预案,就会延长或加重这些混乱,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过,不论是“网证”本身带来的,还是“网证”进入社会伴生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我们社会成长中的烦恼。这就好比新鞋刚穿上时,总会有几天不如旧鞋合脚,但谁也不会就此扔了新鞋、捡回旧鞋,哪怕偶尔磨起了血泡,只要冷静应对、妥善处理,问题就会消灭,新鞋不但与旧鞋一样合脚,而且让穿着它的人更精神。对于“网证”,也应作如是观吧。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21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