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大早,我和女儿到校参加家长会。
在校门口,校方特意安排了几名学生做“小迎宾”,会给每位进校的家长递上一瓶矿泉水:“叔叔阿姨好!”
在填“报到表”时,我们遇见了女儿的同桌小范母女,寒暄了几句。
当越来越多家长出现时,范妈妈不知到哪里去了,只留下小范和我女儿等几个同学在闲聊。再看见范妈妈时,她手里多了两瓶矿泉水,加上之前刚入校门领的,一共有三瓶。
无意间,我听到范妈妈小声窃笑了一下,低声跟小范说:
小蕾,这下咱们有好几瓶‘免费’了!那些小迎宾真好玩,每次有家长进来就发矿泉水,根本就不晓得我进来了几回。
闺女啊,过日子就得节俭,这些水不拿白不拿。
小范懵懂地点点头。
我装作没看见,却暗想:对“节俭”这个词,范妈妈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开会时,作为同桌的家长,我和范妈妈坐在一块。
当孩子的成绩单发到我们手上时,范妈妈一脸哀怨:“还是考得这么差,完了。”
我安慰她,说孩子看上去挺机灵的,可能还需要多找找方法。
她说:“别提了,我给她算过命的,她八字不好,念书可能真没啥出息,得想想其他路子。”
望着书桌上小范字迹端秀的作业本,我不禁多心了:有一个教育观念存在谬误的妈妈,范小朋友的未来会怎么样?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
有一对什么样的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
父母,不仅是我们物质生命的给予者和保护者,也是我们心灵生命最重要的影响者。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决定了孩子的“出厂设置”,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深远。
然而,若是父母的育儿观念仅仅是源于“过来人”的生活经验,囿于僵化、老旧的“老思想”,有失偏颇、走进误区,只能算是一种耽搁孩子的“伪三观”,极有可能拖累孩子的一生。
这,绝非危言耸听。
02
小时候,我们全家从农村迁入县城,住进了爸爸单位的宿舍楼。
很多邻居都对初出乡村的我们很友善,但我们隔壁家的林家则不然。他们打量着我们的眼神,总带着一种隐约的鄙夷。
一天,奶奶给家门口给我们小姐弟剥香蕉吃,林家5岁的孩子明宝也在家门口玩着发条青蛙。
看我们吃香蕉,明宝嘴馋地吞着口水。
奶奶就掰了一根,剥好后递给明宝:“娃儿,你也来一根吧!”
明宝正要开心地接过来,林爸爸听到动静,竟从屋里走出来,生气地将明宝的香蕉一把夺走,嫌弃地丢进垃圾篓里,并斥责惊泣着的明宝:
“学精点!都叫你别拿乡巴佬的东西了!他们不爱讲卫生!而且老人还会有股‘老人味’,你还拿!”
然后一把拽着明宝回家带上门。
奶奶气炸了,但她人太宽厚懦弱了,就强忍了下去,从此对其避而远之。
我再大一点,就经常听到隔壁林妈妈一声声催促:“明宝,快写作业啊,妈啥都依你,等等就去买圣斗士!”。
晚饭时,林家外婆会给明宝喂饭,明宝一边玩着玩具,一边还很不耐烦:“不要鸡蛋了!难吃死!你还喂!”那年,他已经7岁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从此没有见过林家人。
很多年后,我妈在买菜路上偶遇了一位当年的老邻居,闲聊之下,才得悉明宝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和几个“大哥”混在一起。
有一回他帮人去打架,把腿给搞伤了……
现在,一事无成的他,拖着一条残腿在家白吃啃老,林家爸妈愁死了——大家不免惊讶又叹惜。
现在想来,林家父母那样的“伪三观”,自孩子童年伊始,就在慢慢地把他往歧路上推啊。
不识得尊重人、过度溺爱——光这两点,就足够把一个孩子养“毁”。
也许,他们以为那是为孩子“着想”,教他“精明”一点,却没料到,那是一种“有毒”的爱。
关于教育孩子,鲁迅先生曾有一句很“犀利”扎心的话:
“将来的命运,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做了爸妈,得摆正心态,多些反躬自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给孩子灌输正面的、积极的心灵能量,促使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这是做父母的要义。
03
有时候,父母的眼界与思维,好比是一颗种子,轻而易举就植根于孩子心中,有的长着长着会枯黄萎谢,有的却能一路生机盎然,最终绽放出明媚的命运之花。
同样,曾斩获无数大奖的电影《阿甘正传》也告诉我们:家长的育儿价值观,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阿甘,一个智商只有75,腿脚走路还很不利索的、单亲家庭的“傻瓜”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摔倒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了,他未来的命运,无疑是一辈子的浮云蔽日!
幸甚,阿甘拥有一个内心强大、善良有爱的妈妈,总是在他失落、迷茫、困惑之际,抚慰他、开解他、点化他:
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做傻事的才是傻瓜;
每天都会有奇迹发生,有些人并不同意,但这是真的;
我相信你能实现自己的命运,你要凭着上帝所给予的做到最好……
多么理性、豁达的心怀,承载着一份智慧的爱,宛如一束明朗的晴光,始终投射在阿甘的心灵上,给了他坚韧的品格、乐观的精神,让他在奔赴人生的旅途上,拥有了不一样的美好风景。
人生态度积极、三观正面的父母,无疑是一座灯塔,为孩子指引着正确的人生航道。
04
相信你肯定对这样的情景不会陌生:
不听话就暴打一顿,“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劝导孩子:“一定要跟成绩好的孩子做朋友,成绩差的都是废物!”
或者告诫孩子:“不好好读书,就去搬砖扫大街,做一辈子下等人!”
我的一个老同学说过,小时候过春节,爸妈都会给全家买新衣服,唯独除了爷爷奶奶。
他问妈妈为什么,爸爸撇了撇嘴说:“人都那么老了,穿那么好干嘛?”
还有一位同事,谈了个家境一般,但是很有上进心的男友,她妈妈很介意:“为什么不找个有钱点的?别人家的女儿都嫁得那么好,你叫咱家怎么出去见人?”
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然而放诸现实生活,每一条却都显得那么的“反人性”和“负能量”:刻薄、偏激、势利、自私……
没错,但很多父母却自以为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都是为了你好,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在如此的“伪三观”不良教育里长大的孩子,会过着怎样的一生,还真悬。
并非每个三观不良的家庭,都会有个品行不端的孩子。
但是,每个品行不端的孩子,身后都有一个三观不良的家庭。
为人父母者,无一不担负着为孩子开蒙、启迪、释惑的重责,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在孩子心里打上烙印,有的还会伴随他的一生。
我们,就是孩子最初的“人生指南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