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岁末年初,在一次同事聚会的饭局上,年纪相仿的中年男女们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而然的引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关心学区房地段和价格走势的;有比较各种奥数英语补习班优劣长短的;个别经济条件较好的则在纠结到底上体制内的重点小学还是一步到位直接上国际学校,如此等等。一位大姐突然幽幽地说:“其实只要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此话一出,大家都陷入了一阵沉默。
孩子将长大并拥有自己的主见
这位大姐的女儿自小在浦东某九年制学校就读,小学阶段在班级一直成绩名列前茅,可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小女孩成绩不再出类拔萃,生性要强的她产生了较大的思想包袱。但她一直以来的乖乖女形象并没有引起父母的过多关注,且这位大姐平时多忙于出差,而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也不愿意过多和爸爸交流,终于孩子最后患上了抑郁症。经过心理治疗虽有所好转,但无疑在父母心头已蒙上了一层阴影,时刻不敢大意。这位大姐最后调侃地说道:“小时候都说她乖,我们也就真的认为可以省心了,平时跟她的交流可能不够,更多的只是关心是不是吃饱穿暖了。看来在孩子身上花的功夫一刻都不能省啊,总有一天都是要还回来的。真的倒不如希望她思想能够简单点,浑浑噩噩多傻乐呵几年!”
正如我们不可避免的一天天变老,孩子们也将不可避免的长大,拥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况且这一代获取资讯的便捷程度远超我们,所以当我们认为他们还是傻傻不懂的小屁孩时,他们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当家长的只有在孩子懵懵懂懂时多沟通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毕竟大多数孩子都会像我们一样趋于平庸,在期盼孩子能成才之前,应该首先教会他们作为一个正常人如何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与孩子说话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信许多家长同我一样,抱怨并非不想和孩子多沟通交流,但是要么工作太忙,要么和孩子聊不到几句,就发现孩子心不在焉,根本没心思听下去。正好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虽然感觉略显“鸡汤”,但其中说到与孩子说话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却是不无道理,故和大家分享一下:
1. 聊天内容宜“小”不宜“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抽象、很难回答的问题。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概况,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而且不妨从细节开始。
如果我们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问:“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这种问题孩子很难回答,或是只会简单回答:“还好。”“没做什么!”这样会让聊天很难持续下去。
我们可以改问:“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当孩子说出自然、音乐、语文的时候,你就有机会接着问:“喔!那自然课今天教什么?”孩子就会接着回答你的问题:“教气象啊!什么气温、风向的,无聊死了!”“喔!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儿?……”你就可以借机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么,并持续交谈下去。
2. 少“否定”,多“同理”
大人跟孩子聊天,很容易发生的一个状况,就是大人常常喜欢否定孩子的感受。比方说,当女儿说:“自然课无聊死了”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接着说:“自然课不无聊啊!天气、气象是一件很有趣的东西……”
只要你这么一说,这个话题就聊不下去了!因为当孩子觉得你并不认同他说的话时,他后面的话很容易就咽了回去。比较好的方式是回答:“喔,自然课很无聊啊,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 因为我本来以为自然课可以做实验、看酒精灯之类的,结果都是坐在教室里上课!无聊死了!”
保持中立的语调、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让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困境。
3. 注意肢体语言
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聊天。除非是在开车的时候,否则我在和孩子聊天时,都尽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视着他。如果孩子还小,那就蹲下来;如果是个大孩子,那就拉着他的手坐下来。即使是手边在忙着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讲话时,也必须要时时转头看他的表情。因为注视别人、专心倾听,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说话。
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一边跟别人谈话一边敷衍地说着嗯、啊、喔;或是眼睛一边盯着计算机一边听他说话,都不是鼓励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通常如果我这样做,女儿一定会抗议:“爸爸,你都没有在专心听!”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亲密的接触: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顺顺他的头发等等。通常,对有一定熟识度的孩子适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都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结尾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都需要我们用爱去灌溉。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只有我们做父母的用心去倾听,用脑去尝试不同的沟通方法,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