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这115个成语 竟然都出自这部“不朽之作”
2018年02月02日
来源: 搜狐文化
【字号: 】【打印

    L

    52、理屈词穷

    【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 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3、乐山乐水

    【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54、乐以忘忧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5、乐在其中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6、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M

    57、苗而不秀

    【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58、敏而好学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0、鸣鼓而攻之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自】:《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61、名正言顺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N

    62、内省不疚

    【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自】:《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3、能近取譬

    【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自】:《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4、年富力强

    【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 而有待,其势可畏。

    P

    65、匹夫不可夺志

    【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6、披发左衽(rèn)

    【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Q

    67、轻裘肥马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R

    6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9、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已:停止。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S

    70、三复斯言

    【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72、三月不知肉味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3、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4、色厉内荏

    【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75、善贾而沽

    【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76、生荣死哀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8、升堂入室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79、手足无措

    【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0、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1、食无求饱

    【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82、逝者如斯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3、述而不作

    【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4、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5、驷不及舌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86、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8、斯文扫地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36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