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中兴名臣中,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并列,被称为“曾、左、胡”。相比较而言,胡林翼的家境最好,父亲胡达源是嘉庆二十四年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可谓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道光十六年,胡林翼中进士后被点为翰林,散馆后授予翰林院编修,而这一年曾国藩刚中进士。按理说,胡林翼是科举正途出身,又曾为翰林,完全有一个很好的仕途。但是他却主动提出要到边远之地任官,并选定了到地瘠民穷的贵州去任职。
从道光二十七年开始,胡林翼在贵州蛰伏了七年,也可以说贵州是胡林翼事业开始的地方。七年之中,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剿匪。只要是哪里有匪乱,就调胡林翼去剿灭,而且他一去都能平定,因而获得官民的一致赞誉。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胡林翼提兵进入两湖战场,开始其“中兴名臣”的戎马生涯。咸丰四年,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并一举收复武昌、汉阳,解除了曾国藩的后顾之忧。而且湖北从此以后为湘军提供可靠的兵力和后勤的支持,确保湘军成功。
胡林翼与曾国藩征战期间配合默契,且感情深厚,对于主帅曾国藩来说,胡林翼在他心中的地位要高于左宗棠,正是在这个亲密战友的配合下,咸丰十一年(1861年),湘军攻克了安庆,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然而,就在湘军攻克安庆之际,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却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终年五十岁,谥“文忠”。最终胡林翼还是没能见到攻克天京的那一天。
终胡林翼一生,其事迹与个人品德都光照四方,因此被后人誉为“天下巡抚”,这也是夸他为“天下第一巡抚”。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主政湖北的这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做到了:
肃清太平军在湖北的势力,保证湘军东征太平军无后顾之忧;
亲身参与了在安徽与江西协助曾国藩对太平军的作战,对击败陈玉成攻克安庆有巨大的贡献;
从兵员上给湘军输送了大批精兵良将,湘军刚进湖北时就两万多人,后来发展到数十万人,胡林翼的输送是重要因素;
尤其是,胡林翼所经营的湖北是东进湘军的主要军饷供给来源,每年提供的几百万两军饷是湘军不可或缺的生存与战力保障,因此无论是湖广总督官文、曾国藩或是朝廷都一致认为,湖北一日不可无胡林翼;
由于胡林翼本人高风亮节、为人诚恳,他成功地团结了湘军与满人将帅(官文、多隆阿等),大大增强了湘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正是胡林翼坚持不懈数十年的七次推荐,才使得朝廷最后终于获得和重用了左宗棠这位立下旷世奇功的名臣。
的确,没有胡林翼的帮助和积极参与,曾国藩就难以平定太平军。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仅就平定太平军一事来说,胡林翼的贡献不逊于曾国藩,而且高于左宗棠。可以说,没有胡林翼,便没有后来的湘军。
胡林翼死后,曾国藩赞胡林翼说:“忧国之诚,进德之猛,好贤之笃,驭将之厚,吏治之精,无善不备,无日不新,同时辈流,固无其匹,即求之古人中,亦不可多得”,其评价之高,在曾国藩论人之语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曾国藩也曾十分感慨地说胡林翼是“湘军第一苦命人”。
李鸿章在晚年与人谈旧事时,常挂口边的是“先师曾文正公”与“前辈胡文忠公”。其实,在晚清,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李慈铭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
史学家这样评价胡林翼:其一生的施为,充分显示出一个成功的封疆大吏所发挥的作用。一个国家能有这样出色的威慑一方的大臣,自然可以改造时势,勘定大乱。胡林翼“天下第一巡抚”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