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若璩所撰的《尚书古文疏证》在中国文学史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是第一本通过较为完备的方法考证《古文尚书》为“伪”的著作,据说全书论据高达128条。自东晋梅赜献带有《孔安国传》的《古文尚书》后的几百年,很少人有质疑者。清康熙年间的阎若璩年仅20岁的时候,就开始质疑《古文尚书》的真伪,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便博览群书,自其对《古文尚书》提出质疑后,便四处搜集材料以验证其怀疑的正确。
据记载,阎若璩共运用了八种方法进行考证。用以考证的材料涵盖各个方面,比如以历代图书目录的著录情况及典籍本身的源流演变证伪,以考证典籍所在史事证伪等等,因而对《古文尚书》的考证十分全面,说服力也更强。据现今学者研究,他采用了四点考辨原则,即亲见性原则、时代先后原则、作者权威性原则和记述一致性原则。从文体、文例、语言风格与时代不符等方面全面考证《古文尚书》,考辨之详细、论证之缜密远超前人。
同时,阎若璩还独创了一种考据方法,即“由根柢而之枝节”之法,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论定结论是否正确以推断条件的真伪,这一方法准确性更高,因而阎若璩也因其辨伪思想和方法成为清代考据学的主要奠基者。他所撰的《尚书古文疏证》一书,为后世乃至当代的辨伪工作树立了典范。
宋代以降,《古文尚书》的真伪成为学者们争执的焦点,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一出,剥掉了伪《古文尚书》的神圣外衣,受到了清代学者们的高度赞扬,黄宗羲曾评价道:“余读之终卷, 见其取材富,折衷当…皆足以祛后儒之敝,如此方可谓之穷经。 ……仁人之言,有功于后世大矣。”《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纪昀也曾评价《疏证》的学术地位:“反复厘剔,以祛千古之大疑,考证之学则固未之或先矣。” 从深远意义来说,阎若璩的辨伪学打破了自古以来经典神圣不可侵犯的认知,使得“尊尚”的风气得以扭转,因而有人云阎若璩始“渐开学者疑经之风。
但是,现今也有研究者对阎若璩的辨伪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所谓的八种辨伪方法实在歪曲事实,这主要是从阎若璩使用的证据而言,认为他的大部分都似是而非,不能成立,更多不是合理的推断,而是主观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