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段历史,最后曹、孙、刘三家公司的CEO,在初期并不是最闪耀的明星。倒是董卓、袁绍、袁术比他们派头的多。究其所做所为,的确是以国家大义为中心,以正义公理为指导思想,所以终能以弱胜强,成就霸业。找出他们早年的一些事,就会明白这哥仨得到英雄豪杰的追捧,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孙坚:讨伐董卓的急先锋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三国开场的一场大戏。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欺凌社稷,人神共愤。关东诸侯纷纷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手上的西凉兵是一支劲旅,又打着朝廷的旗号,关东军占不了便宜。几次交手,诸侯们看出董卓这西北狼是块硬骨头,没那么好啃。或保存实力,或心怀鬼胎,都不大敢当先锋前进,这个很可能是炮灰,为他人火中取栗。
长沙太守孙坚站了出来,率军向前,先在梁东和董卓部将徐荣打了一战,败下阵来,退守阳人。董卓又派吕布、胡轸率五千军来攻。吕、胡二将有矛盾,相互拆台,孙坚抓住战机,果断出击,大破敌军,斩了董卓勇将华雄。孙坚继续进军距离洛阳九十里,董卓亲自率军出战,被孙坚击败,退守渑池。接着再一次击败吕布军,遂率军入驻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汉家宗庙陵园,派兵追击董卓。
孙坚一连串的胜利,打的董卓是心惊胆战,认定这只江东猛虎不凡。派人同孙坚讲和,想与孙家联姻,许诺孙家的子弟高官厚禄。孙坚义正词严地说:“董卓无道,逆天行事。现今没有灭了董家三族,布告天下,我死不瞑目!还说什么联姻!”这番话真是大义凛然,说出了和董卓势不两立的立场。
同一条阵线里的阴谋家也看到孙坚的了得。孙坚一路向西时,袁术就不给他发送军粮,担心“除狼而得虎。”孙坚乘夜色飞驰去见袁术,怒道:“孙坚我和董卓并没有私仇。之所以奋不顾身讨伐董贼,对上报效国家;对下也为将军你家报仇。而将军听信别人谗言,转而怀疑我。这是为什么?”
关东军起兵,董卓就杀了袁绍、袁术在朝中的亲属,对袁氏兄弟而言,这是国难家仇,所以孙坚有此一问。袁术大为局促不安,急忙发粮。但没多久,袁绍部属周昴却袭击了孙坚的后方阳城。孙坚长叹道:“兴义兵救国家,功败垂成了!”回军去打周昴。
后来孙坚在攻打黄祖时战死。待长子孙策长大成人,渡江征东时,孙坚的旧部加上孙策的宾客几千人都跟他一起征战。这一批人,如东吴名将程普、黄盖等,都忠心耿耿紧跟孙家,成为东吴三代坚定不移的追随者,这就是孙坚忠烈英气的明证。
二、刘备:都昌救孔融
初平年间,黄巾军还很猖狂,在青州都昌围住了大儒北海孔融。名将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到平原向刘备求救。
太史慈对刘备说:“我太史慈是个小人物,与孔北海非亲非故。只为了义气相投,要为他排忧解难。现在北海被围,危在旦夕。久闻使君仁义大名,能救人之急。所以我甘冒刀剑前来求援,只有使君能救此难了。”
刘备站起来说:“孔北海知道世上有个刘备啊!”立刻整顿军马,并向别人借兵,凑齐三千兵马,亲率关、张二将直奔都昌。围城的黄巾军见来了救兵,解围而去。刘备漂亮地打了一个全垒打。
以当时的乱世,年轻的刘备为平原相,兵少将寡,只是支小小的力量,但孔融会想起他。刘备也义无反顾地拿出自己所有的本钱,又向别人再借兵马,奔向战场。急人所难的心胸,不是常人所能企及。这等于听到朋友欠钱,不但自己掏腰包,还向其他人借来钱,全部去为朋友还债。这样的肝胆英雄,有谁不为他出力卖命?
这就是刘备的行事风格,为国家大义,专做这种雪中送炭的事。后来曹操无理打徐州,刘备又率军去支援。肯定有不少“聪明人”以为刘备专做这种冤大头类的事情。但正是这种维护正义公理的作为,为刘备赢得了仁义英武的名声。
关羽、张飞这样的国士级别的将军,诸葛亮、庞统那种经天纬地的人中龙凤,在刘备四处碰壁,狼狈逃窜的时期,不离不弃地紧跟刘备,在于刘备大方向的把握上,给这些人一个放心的交待。最终刘备终于打下一片天地,成就一番霸业,和刘玄德为国为民的情怀分不开。
三、曹操:汴水之战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曹操在其中戏份不少。从京城逃回家乡,散尽家财,拉起一支队伍,号召天下英雄为国家征讨董卓。袁绍为盟主,和董卓打了几战,董卓为避开关东义军的锋芒,挟持着皇帝百官把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
曹操立即看出这是击溃董卓的大好时机,他劝说袁绍等人:“董卓劫持天子,迁都长安。天下震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这是天要亡董卓。快速进兵追击,一战天下就安定了。”袁绍等人狐疑不能决。曹操没办法,率自己所部几千人去追击董卓。
在汴水碰上董卓的部将徐荣的人马,双方展开激战。曹操手下多是新兵,曹大人还不是后来那个百战百胜的优秀统帅。徐荣是董卓的猛将,孙坚也败在他手上。曹军苦战一天,大败。曹操战马被射死,本人受伤,堂弟曹洪把马让给曹操骑,自己步行保护曹操,并说了句名言:“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不能没有您!”曹操乘夜色逃走,徐荣见曹军兵少还这么耐打,也收兵撤退。
曹操分析:袁绍率军进据孟津;几个诸侯进兵守住成皋、太谷一线;袁术率南阳军进入三辅地区。全部深沟高垒不要和董卓交战,这样以顺击逆,完全可以在战略上打败董卓。可惜袁绍等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没听曹操的建议。
汴水这一战曹操把家底打光了,他只好退出了战斗,率领夏侯惇等人到扬州去募召新兵,准备东山再起。
不过这一战也打出了曹操的名头,天下人都知道了,有一个曹孟德,在为国而战时,有“虽千万人,吾往亦!”的大勇大义,并且有非常高的战略眼光。这成为曹操吸引四方人才的旗帜和实力。没多久,曹操早期领导层的班底荀彧、荀攸、郭嘉等就从各个地方投奔到曹操手下,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成为曹操争雄中原的本钱。这就是曹操为大义付出全部而得极高的报酬。从此曹操稳步走上顺利发展的正确大道。
曹、孙、刘三人这种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立场和努力,就是注定他们是不凡的领导者的原因。他们有原则、有追求、有所为有所不为,终成三国的大赢家,的确可以说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