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年危机是年龄危机还是心理危机?
2018年03月19日
来源: 科技日报
【字号: 】【打印

    一位摇滚鼓手的保温杯突然火了。昔日热血沸腾的摇滚青年变成手捧保温杯、走向养生之路的中年大叔,这一今昔对比触发了人们对中年危机的广泛讨论,连90后大军都纷纷表示已步入前中年危机。那么,中年危机是一种年龄危机,还是一种心理危机?人到中年又该如何度过中年危机呢?

    中年危机一词,最早由加拿大心理学者埃里奥特·杰奎斯提出,它通常发生在40岁左右,前后时差可为20年,指成年人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对死亡有了清醒的认识,意识到生命衰亡的自然规律,比如身体机能日渐衰退,工作、健康、家庭等方方面面出现明显的无力感。中年危机是一种心理危机,是潜意识里对存在和死亡的焦虑,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这个阶段健康、事业、家庭等转变带来的现实焦虑,另一种是对早年生命质疑带来的厌倦与虚无感。

    中年是个矛盾重重的阶段,其所带来的直接危机就是生理和心理的适应问题。个体进入中年,也许感觉自己还正当壮年,但皱纹、秃顶、发胖等容貌和体态的变化提示着个体进入生理衰老期,内分泌、性功能及各项身体机能都开始走下坡路,青春一去不复返,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这些生理的改变引发中年人对健康的忧虑,同时也带来心理的落差。事业上,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积累,但也逐渐知道自己的局限,加上更多青年人参与竞争,使其社会地位受到挑战,所以不确定是继续奋进还是安于现状,在欲望和妥协之间左右为难。在家庭婚姻中,中年人群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重担和经济危机,感受到子女长大渐渐不受控带来的失落,如果婚姻存在问题还面临无力解决的困境等等。面对内外压力,中年人群容易产生焦虑、恐慌、抑郁、不甘等情绪,这就是人们常体验的中年危机。

    有人以为中年危机归根结底是因为没钱,如果有钱这些现实焦虑就能解决,事实上,没有经济压力的中年人也会产生中年危机。分析心理学奠基者荣格认为中年时期的人通常家庭稳定、事业有成,但仍会感受到巨大的虚无,这是人生具体目标达成之后的心灵真空和精神困境,外在目标已经实现,但这是我想要的吗?人生就这样了吗?一些人陷入对早期生命的不满和厌倦中,想要去寻找新的人生意义。为了逃离内心的无意义感和对死亡的恐惧,个人会以不同于过去的价值方式生活,时常会有怪异超常的行为,比如购买贵重物品、寻找年轻的伴侣、改变职场身份、放弃所拥有的一切追逐另一种人生等。

    中年危机不是40岁的专利,许多80后90后也感受到了前中年危机的威胁。20—30岁按理来说正是生命力旺盛,人生充满无限可能的年龄,他们为什么也表现出对中年危机的惶恐不安呢?多种因素的交织,使得年轻人也体验到中年人群对现实、自我和死亡的焦虑。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带来身体的早衰信号,一些老年病开始光顾年轻人,使得年轻人感受到生理衰退带来的中年危机。主流价值观对成功的追捧,加剧了年轻人由于社会比较带来的焦虑和恐慌。而移动互联网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互联网推崇年轻文化,一方面导致年轻人急功近利,但能力与欲望又不匹配,让年轻人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无能感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又导致年轻人产生对青春的固着和对步入中年的恐慌,他们害怕年轻不再,害怕走向平庸,害怕人生将成定局。

    中年危机虽然是我们生命历程中要面对的生理与心理挑战,但它并非不可逾越。应对中年危机最好的解决方式,无疑是拥有一个健康充实的心理状态:首先要正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这一现实,接纳身体衰老、青春丧失、角色转变等人生变化;其次寻找新的价值观,重新定义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认识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愿望;最后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行为,通过锻炼、阅读、旅行、社交、发展兴趣爱好等途径来进行情绪疏导和自我调适,顺利度过中年危机。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55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