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隆舞是清代宫廷最具满族代表性的乐舞,主要用于宫廷筵宴场合,是宫廷筵宴乐舞中最重要的乐舞。清代宫廷宴会最常出现三种乐舞,除了庆隆舞,还有世德舞与德胜舞,不过后两种乐舞一般只适用于特定场合,世德舞乃宴宗室用之;德胜舞,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凯旋筵宴。庆隆舞适用于所有宫廷庆贺场合,因而被列为筵宴乐舞之首,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格外重视。
“庆隆舞”虽为汉名,但却独具满族特色,它最初源于一种民间舞蹈“莽式舞”,据康熙初年的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莽势”指的是男女对舞,可以看出,莽式舞是一类群体舞,同时又具歌舞结合的形式,因而深受人们喜爱,杨宾曾有诗曰:“马闲青草后,人醉晚风前,莽式空齐曲,逍遥二十年。”康熙时期已开始重视莽式舞,并将之改成为“玛克式舞”,“玛克式”是满语“莽式”的音译,这时的玛克式舞已逐渐由民间传到宫廷中,并在宫廷宴会中出现,据《清史稿·乐志一》记载:“玛克式舞,乃满洲筵宴大礼,典至隆重。”玛克式舞由原始猎舞发展而来,是模仿兽类动物的一种舞蹈,它被引入进宫廷后,深受喜爱,据说连康熙皇帝本人都会跳。
到乾隆朝时,玛克式舞已成了宫廷乐舞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乾隆八年(1744年)9月,乾隆皇帝东巡途中将玛克式舞改名为“庆隆舞”,“庆隆”二字寓意吉祥庆贺,仅从字面上来看,“庆隆舞”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乾隆皇帝时期,庆隆舞作为宫廷乐舞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形式。据乾隆八年的记载:“莽势总名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这时的庆隆舞已不再是最初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分成了扬烈舞和喜起舞,一武一文,形式丰富多样。
关于庆隆舞,有十分详细的记载:“庆隆舞,司章十三人,以八旗护军品校等选充。冠冬冠。服蟒袍豹皮端罩。夏冠纬帽去端罩。从右翼上,先立殿外。东向,歌庆隆之章。人四句一易。进退迭奏。扬烈舞先上,歌至四章扬烈舞退。礼部官领由右阶趋至殿右门,迭更人殿立右旁。续歌乐章如关。喜起舞大臣同时入殿中对舞。舞毕乐章亦毕。礼部官仍领出由右阶下。”扬烈舞主要描述满清贵族的骑射生活,用以昭显大清之武功;喜起舞主要是大臣起舞,与扬烈舞的张扬形成鲜明对照,以此象征清朝统治下一派平和景象。
不过自乾隆朝后,扬烈舞与喜起舞逐渐从庆隆舞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将庆隆舞、扬烈舞、喜起舞并列使用的情形,到后来人们又将庆隆舞称之为扬烈舞,后来的记载中多以庆隆舞与喜起舞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