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轻徭薄赋恢复生产
2018年03月26日
来源: 季我努学社
【字号: 】【打印

    明末赋役繁重,正役之外增加了很多苛捐杂税,以至老百姓一遇灾祸便只能倾家荡产,全家逃荒。李自成的农民军之所以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也与闯军推行的“不当差,不纳粮”的政策有密切的关系。正所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句流行一时的歌谣不正反映了明末老百姓的心声吗?清末民初一系列的战争对当时的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张献忠在四川的大肆掠夺,这些甚至造成了部分地区千里无人烟。清廷取得天下之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恢复生产,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大致有以下几项措施:

    1. 废除“三饷”

    所谓三饷乃是明末为了应对农民起义以及关外清军的威胁增加的辽饷、练饷和剿饷,合称三饷。三饷的加派使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也为当时人所诟病。御史郝晋曾说:“嗣昌流毒天下,剿练之饷多至七百万,民怨何极”。顺治元年,清廷入主北京后,大学士范文程就指出:“明代酷苛小民,激成流寇,岂可复蹈其误”。不久,清政府就发布诏令废除三饷,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清朝

    2. 奏销案与清丈土地

    明末,豪强地主凭借着自己的特权,逃避、转嫁赋税,比如一县之地有十万顷,其中生员占有五万顷,这样老百姓便不得不以手中占有的剩余五万顷土地来承担十万顷土地应缴纳的赋税,长此以往,老百姓如何得以生存。清初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集中的整治,顺治十七年专门派出官员处理各地拖欠钱粮的事,并且严加惩治各地隐瞒土地,不纳钱粮的行为。为了防止富户与胥吏勾结隐瞒土地,与奏销案同时进行的还有清丈土地。顺治十四年,朝廷为了表彰在清丈土地中有功的河南巡抚贾汉复,将他升为兵部尚书。奏销案与清丈土地在某种程度了减轻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对恢复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开垦荒地

    3. 奖励垦荒

    明末以来的各种天灾人祸,导致许多地方荒无人烟。清初为了鼓励百姓耕种,对于无主荒地,政府允许流民自由开垦,并且发给执照印信,六年以内免除赋税。后来即使是有主荒地,如果原主无力耕种,也允许招募流民耕作。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59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