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心衰不都因心血管病引起
2018年12月27日
来源: 人民网-生命时报
【字号: 】【打印

    深圳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李海鹰

    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指出,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异常是引起心衰最主要的病因。实际上,除心血管疾病外,不少非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衰。

    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损伤是研究热点。目前的抗肿瘤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应用抗肿瘤药物可导致多种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包疾病等。可引起心功能异常的抗肿瘤药物很多,如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某些烷化剂、靶向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

    如在抗肿瘤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心功能异常,需按照心衰相关指南进行治疗。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为一线用药,对蒽环类药物导致的问题具有明显效果;β受体阻滞剂同样是治疗抗肿瘤药物相关心功能异常的关键药物,强调与ACEI联合应用。

    甲状腺疾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易被误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可激活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同时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这些病理变化可导致耗氧量、液体潴留和血容量的增加,进而造成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增大,促进或加重心力衰竭。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引起的心血管代谢功能改变,虽然与甲亢引起的改变完全相反,但也可能造成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且在活动时或休息状态下都可能出现。

    因此,当出现心脏疾病、外周血管病,尤其是心衰或心律失常时,应考虑是否与甲亢或甲减有关。心衰治疗中,则需要重视甲状腺激素水平在维持心血管稳定中的作用。

    脚气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常常漏诊。脚气病性心脏病是因为维生素B1(硫胺素)严重且长时间缺乏而引起的一种高排量型心脏病。湿性脚气病导致高心排血量,并引发心力衰竭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交感神经受损和血中丙酮酸、乳酸含量增加导致周围动脉扩张有关。当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循环加速,回心血量增加,心排血量就会增加。

    对此类心力衰竭,除通过饮食改善,缓解维生素B1缺乏症外,还推荐口服维生素B1补剂,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当剂量的烟酸、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如确诊湿性脚气病,需肌肉注射维生素B1连续7~10天,之后再改为口服。该治疗可使患者的心脏迅速缩小、血压回升、心率减慢,达到有效治疗心衰的效果。

    临床发现,因非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衰患者住院近年来明显增多。因此,无论医护人员或普通患者,都应提高对非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衰的认识,以尽可能减少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9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