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低微,“材力绝人”。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山西临汾西南)人。其父郑季原为县吏,后在平阳侯曹寿家供职,与侯家奴婢卫媪私通,生下卫青。青的同母姐姐卫子夫为侯家歌女,被汉武帝看中召人宫中。恩宠日隆,青遂冒姓卫氏。卫青少时,其父郑季命他牧羊,因是私生子,所以受同父异母兄弟的歧视,形同奴仆。长大后被平阳公主选为骑奴,位虽低微,但锻炼了骑射,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卫子夫人宫后,卫青亦得在建章宫供职。不久,卫子夫怀孕。陈皇后无子,甚妒子夫,大长公主派人捉住卫青要杀他泄愤,被卫青的好友骑郎公孙敖中途夺去,得以不死。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召见了卫青,授青为建章宫监、侍中。从此卫青得随侍汉武帝左右,以材力绝人,逐渐得到赏识。接着卫子夫封为夫人,卫青亦得任太中大夫。
二、杰出的指挥艺术。汉武帝即位之后,对匈奴的战略,开始由消极防御转为反攻。第一次马邑诱击战虽然劳师无功,但却获得了不少启示。首先是发现了步兵机动性太差,无法与匈奴骑兵相比,使用于马邑伏击的军队,绝大多数为步兵,设伏时行动缓慢,准备费时,不易保守秘密,而当敌军退走时,虽距离不远,也无法实施有效的追击。其次是发现这种“守株待兔”的战法过于被动,必须主动出击、寻敌决战,才能真正解决边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汉军宿将战术思想保守,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如当匈奴北撤时,老将王恢,虽有截敌辎重的想法,但囿于以往消极防御思想的影响,明知可行,“亦不敢出”,使汉武帝不得不提拔一批年轻有为、英勇敢战而又不受旧的战术思想影响的将领,置于领导岗位,以执行他的反攻任务。他的左右亲随人员,自然在首选之列。汉武帝喜骑射狩猎,“又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其中亦有从狩猎中训练骑士、选拔将材和提倡好武之风的成分。卫青、霍去病都是从随从狩猎的侍卫中选拔出来的。
卫青“善骑射,材力绝人”,加上卫子夫得宠,卫青贵为外戚,就更得武帝青睐。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由侍中一跃而为车骑将军,从此开始了他驰逐大漠的军事生涯。此时估计他不过二十五、六岁。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组织了一次塞前近距离出击,共分四个方向。由卫青等四将统帅。各万骑,四将之上不设统帅。此役只卫青袭击了单于龙庭,歼敌七百人。其余三将,或无所得,或损失过半,老将李广亦战败被俘(途中抢马夺弓,驰回本军)。充分显示了卫青的将材,使他初露锋芒,“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卫青受封关内候。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发动了河南战役,由卫青统一指挥。出云中,至高阙,实行了进军二千余里的一侧大圈转包围,聚歼了河南匈奴军,仅跑掉白羊、楼烦二王。这是一次远距离的侧敌进军,随时有受到右贤王侧击的可能,所经大部分是从未到过的沙漠、草原,要从一侧压迫河南匈奴军于河套而歼灭之,更需行动迅速,组织周详。卫青对如何封锁消息,秘密行动,捕捉匈奴暗哨巡骑,寻找可靠的向导,了解水草位置,以及解决大军供给等等,都计划得很周到,从而达到了收复河南、聚歼白羊、楼烦王所部的战役目的,显出了卫青指挥一个较大战役的卓越才能。获得了汉武帝更大的信任,晋爵长平侯。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又发动了袭击右贤王庭战役,此役卫青指挥四将军共十余万骑,已是大军统帅了。在卫青的指挥下进行了一次非常出色的远程奔袭。十余万骑的大军,出塞六七百里,秘密迅速,做到了完全出敌意外,而且情况摸得很准,真是“飞将军从天而降”。到达目的地后,卫青又十分果断和迅捷的展开兵力,四面合围,除右贤王仅率数百骑得以突围逃走外,其余右贤王所部、包括裨王十余人,全部被歼。此役打得干脆利落,的确很出色、很成功。可以这样说,卫青的指挥艺术已经成熟,已掌握了在沙漠草原地带、在广正面大纵深中,以大骑兵集团捕捉和歼灭敌骑兵集团的要领。汉武帝立派使者至塞上,授卫青以内朝最高的职位大将军,诸将皆受大将军节制。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卫青率六将军两出定襄,袭击单于本部,未捕捉住匈奴主力,但斩获一万余人,汉军自损三千余人。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心在漠北与匈奴主力决战。命卫青率四将军、五万余骑出定襄求左贤王所部决战,命霍去病率五万精骑,出代郡求单于主力决战,另有步兵数十万掩护辎重在后跟进。卫青出塞后,获俘得知单于所在,虽卫青的任务是求左贤王所部决战,但他深知武帝总的企图,当机立断,立即率精兵直奔单于所在。过沙漠后,发现单于正在漠北陈兵以待。卫青立即命武刚车构成环形车阵。派五千骑出战,单于亦派万骑应战。双方激战至黄昏,大风骤起,扬沙击面,两军互不相见。卫青当机立断,乘势派骑兵从左右两翼实施包围,单于见汉兵既多且强,自率数百壮骑,趁天色昏暗,冲出包围向西北方向逃去。卫青击溃当面匈奴军后,立即派轻骑连夜追击,大军在后继进。因得知单于逃走的消息较晚,所以未能追及。卫青率主力进至匈奴后勤基地的真颜山赵信城,补充军粮后,烧毁余粮及赵信城凯旋而归。此役歼敌一万九千人。这次关键性的漠北决战,卫青把沉着谨慎与大胆猛进和谐的结合起来,表现了很高的指挥艺术。
卫青大军一出沙漠就遇单于主力严阵以待,卫青沉着应战,首先环车为营,自立于不败之地。假如匈奴发起冲击,则汉军可依托武刚车阵,发挥强弩的威力,先以防御作战消耗敌人,然后后发制人发动攻击,这就大大削弱了匈奴以逸待劳的有利条件,夺得了战场的主动权,正合乎孙子所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当大风骤起之时,对双方造成的困难完全相等。取胜的因素主要看双方指挥官的智勇和军队的素质。卫青占敌机先,立即纵大军合围单于主力,充分显示了卫青的胆略。匈奴主力陷人包围。不知汉军有多少,战斗意志已完全瓦解。这时军队素质亦起重要作用。汉军训练有素,赏罚严明,纵然在两军互不相见的情况下,卫青的号令仍能层层下达,坚决执行。匈奴军则素来“不羞遁走”,善作鸟兽散,此时各级组织已失去指挥,各人自顾逃命,单于本人一走,胜败之局就定了。
卫青不愧是西汉杰出将领,司马光评他“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是很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