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榜罗: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2019年09月09日
来源: 甘肃经济日报
【字号: 】【打印

 原标题:榜罗: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红军住宿一条街

    引言

    榜罗镇,这块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红色宝石,放射着红军长征精神的璀璨光芒。这是一块浸渍过红军将士鲜血的红色土地,这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身影,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见证了长征胜利前夕的重大事件,这里也埋下了红军烈士的忠骨……

    在这块土地上召开的“榜罗镇会议”,彪炳青史;在这块土地上发表的《七律·长征》,闻名于世;在这块土地上举行的军人文娱晚会,鼓舞人心;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战斗,激烈而悲壮;在这块土地上播下的火种,势可燎原。

    “榜罗镇会议”剑指日寇,如黑夜里的一道闪电,擦亮了中华民众的眼睛,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壹榜罗镇会议定航程

    “榜罗”一词系吐蕃语译音,一说为“盆地”,其原意为“骡马市场”。榜罗镇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西南部,地处定西、天水两市辖区的通渭、陇西、甘谷、武山四县交界地带,镇区中心距通渭县城34公里。榜罗镇是通渭县西南部最大的镇,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通渭四大名镇之一。境内有省道马陇公路和县乡通榜公路、常榜公路、通高公路穿镇区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有史以来,该镇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的商贸市场而闻名遐迩。战国秦长城横穿该镇中心而过,尚存4公里遗迹清晰可辨。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9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或称“北上抗日先遣队”)约8000人在中共中央及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彭德怀、林彪、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下从武山榆盘镇上山,穿过通渭县界蒲家山、史家庙梁,于傍晚到达榜罗镇。

    榜罗镇地处通渭、陇西、武山、甘谷四县交界处,镇上的小学堂(后来的榜罗镇中心小学,即现在的“榜罗镇会议”遗址和纪念馆所在地)里有大量国民党公开发行的报刊资料,这些资料为中央红军领导人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他们从中了解到全国抗日怒潮高涨和陕北苏区反围剿斗争的重要情况。

    9月27日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榜罗小学校长办公室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会议,即著名的“榜罗镇会议”。会议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的新形势,讨论了党中央今后的战略方针,进而改变了9月12日俄界会议制定的在接近苏联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既定方针,正式做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伟大决策。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称,榜罗镇会议为红军长征找到了家。“可以预见,战争一旦爆发,河北、山西就是前线。陕北和山西只隔着一条黄河,背靠苏蒙,俯瞰华北,便于中央领导全国革命,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所开辟的根据地,是红军长征后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块根据地,徐海东的二十五军也到了那里。我们距陕北只有600多里,我们必须尽快赶到那里,会合陕北红军,争取时间休整部队,发展红军,那里也是出师抗日最理想的出发阵地。因此,必须改变俄界会议接近苏联建立根据地的决定,把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

    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是党中央长征期间在甘肃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它的意义是正式确定了“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的重大决策,不仅为红军长征找到了一个良好的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奠定了长征胜利的基础,也确定了革命的新的出发点,对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贰打麦场上传喜讯

    1935年9月28日清晨5时,灰暗的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天气微寒。中央决定在这里召开全军连以上军政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1000多名陕甘支队连以上军政干部集结榜罗小学堂附近红军司令部与警卫团驻地(党家堡)下面宽阔的打麦场上,神情专注,认真聆听中央会议精神。

    陆定一在他后来的回忆文章中这样描述:“昨晚通知,今天清晨五点钟,开全支队连以上的干部会。所以挑这样早的时间,是因为避免国民党飞机的轰炸。这些飞机总是九点钟以后在天空出现的。”

    打麦场四周是低矮的土墙,主席台设在西面两角的麦垛之间,一棵高大的核桃树像一把巨伞撑开在主席台上方。细雨打在核桃树叶子上,叶子受到润泽油绿发亮。

    为中国革命的前途,为红军将士的前途又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的毛泽东,在张闻天、彭德怀、林彪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主席台作《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他说:“同志们!这样的会,是二次战争以来所没有开过的。我们经过了藏人区域,在那里是青稞,麦子,雪山,草地,我们受了自有红军以来从来未有的辛苦。我们突过了天险腊子口,我们重新进入了汉人区域。”毛泽东真诚的话语,一下子引起了红军干部们的共鸣。他用朴实语言阐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伟大意义,介绍了陕北红军的状况,分析了陕北可以成为抗日新阵地的条件,提出了避免与国民党军队作战,迅速到达陕北苏区的行动方针。毛泽东在讲话中还要求部队整顿组织纪律和军容风纪,开展群众工作,注意吸收新战士壮大红军队伍。

    “同志们,我们要到陕北去。我们要会合25、26、27军的同志们去。陕北革命根据地是抗日的前线,我们要到抗日前线去!任何反革命都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

    毛泽东那充满激情、信心和感召力的豪情壮语在风雨翻飞的会场上空久久回荡。尽管秋雨淋湿了军政干部们的衣服,但与会的同志们都神情庄重严肃、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领袖的讲话,好似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心情无比激动。毛泽东讲话结束时,大家使劲鼓掌,雷鸣般的掌声在榜罗镇经久不息。

    会议结束后,各纵队以连为单位立即召开党支部会议、全连大会,传达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措施,提出了开展整顿军容军纪、做群众工作、扩大红军队伍、进行革命宣传等工作的比赛。支队政治部还开展由纵队与纵队、大队与大队、连与连互派代表,相互检查部队驻地环境卫生、群众纪律和指战员军容风纪活动。各部队还书写“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等大量标语,张贴在街头巷尾,宣传红军的革命主张。从而把中央首长的指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一天间,将士们变得精神振奋、士气高昂,全支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中央同时在9月28日出版的《前进报》第3期发表了博古的《陕甘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与我们支队的任务》和张闻天的《发展着的苏维埃运动》等文,向全国、全党、全军宣传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精神。

    叁《长征》史诗鼓士气

    9月29日,一个新的黎明。广大指战员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中央领导同志也深深为党和红军度过了最困难的历史阶段,走上蓬勃发展的新征程而激动万分。毛泽东、彭德怀策马随林彪第一纵队先行向通渭县城挺进,第二、三纵队随后向通渭平襄地区行进。

    雨后放晴的天气清新逸人,决定了长征红军最后归宿的毛泽东情绪高涨,心情特别好。一路上,他和警卫员陈昌奉、林英才、丁良祥、吴奇清、阙桂兰有说有笑,走过文树川抵达第三铺山梁时,传来了杨得志、肖华占领通渭城的捷报。这是红军爬雪山穿草地三个月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县城。

    红军到来之前,这里驻有国民党军队一个团和国民党县长阎权带领的部分民团,守护在城垣上,企图阻击红军北上。当他们看到声势浩大的红军队伍压境,自知不敌,弃城而逃。

    县城里的人对红军的到来并不感到惊慌,他们对红军的威名早有耳闻,全城男女老幼一起上街欢迎红军,他们热情地为红军做向导、腾房子、找地方,拉着红军战士的手问长问短,好像有说不完的亲热话。许多人还争着为红军烧开水,买柴草,办粮食,杀猪宰羊送食品。大家都为能帮助红军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杨得志、肖华率领部队打开县狱,释放被关押的群众。士兵公买公卖,和蔼可亲。老秀才董桂感慨万端,写下了“农户院内无祸患,良民无罪得安生”的赞扬红军的诗句。

    通渭县城一时变得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城门内外,都是身着灰布装的红军将士和来往热情的群众。毛泽东骑着马风尘仆仆赶到县城慰问先锋队官兵,他向杨得志、肖华询问了部队的情况后,又不顾鞍马劳顿,急忙赶到不远的文庙街小学,接见一纵队一大队先锋连的官兵。接见时,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满怀激情地首次朗诵了赞颂红军长征不朽功绩的诗篇《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气势磅礴豪迈,如大河奔腾,一泻千里,在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第一次献给了长征路上的先锋战士,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肆“红军坟”见证英雄壮举

    通渭县襄南乡令家村马家湾埋葬着两名16岁的红军女战士,当地人称为“红军坟”。1936年,罪恶的子弹穿过秋风,打穿了她俩幼嫩的腿骨,打穿了纯真的胸壁。在拂晓前,在会师前,她们双双倒下,倒在北方这个不知名的山坳里,倒在了走向陕北的路上。16岁,是天真烂漫的花季,本该是睡在母亲身边做梦的年龄。而她们却毅然决然上路了,从南方走到了北方,从水乡走到了旱塬,准备一直走到延安,走到北京。然而,她们却永远倒下了。

    凝固的16岁,静静地躺了80多年。青山无语在作证,河流淙淙在诉说。今天的马家湾,已是一片葱茏。说不定她们在河边跑步嬉闹,在互相透露着心中的秘密,在商量着明天上街买条红裙子;还会想着,等老了,带上孙子到江南故乡去看看……

    在通渭,大大小小的战斗有十余次,近千名的英烈将鲜血洒在这块土地上,许多地方有掩埋忠骨的“红军坟”,它们用无声的语言,向后辈们讲述当年的血雨腥风。

    漫漫长征路,处处有忠骨。浩气贯长虹,热血铸丰碑。长征史,是一部战争史,英勇的红军战士,用落后的武器,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激烈的战斗。

    红五军喋血华家岭。1936年10月2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离开通渭进入会宁县境内。为掩护主力,红五军领命在华家岭地区设伏阻击敌人,敌三十七军九个团在华家岭山下的马营镇沿公路向红五军扑来。一场空前激烈的阻击战在从马营到华家岭二十多公里的山梁和沟壑间打响了……

    “五军在通渭与会宁交界的华家岭一带激战两昼夜,伤亡八百八十七人,炸毁与损失枪支三百八十条,干部伤亡甚大,弹药消耗殆尽。罗南辉同志牺牲。”10月27日,朱德、张国焘向党中央及军委的电文里这样写道。

    在榜罗镇,红军三打党家堡,两名红军战士英勇献身。为了主力部队的安全,喇嘛墩8名红军哨兵壮烈牺牲。碧玉乡韩家岔,30多名红军特务连战士长眠于此,一棵老柳树目睹了他们的壮举,陪伴着英雄的遗骨走过80多年的风霜雨雪,毅然挺立在那里。红二方面军途经义岗川四岩山,遭遇敌机,23名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伍纪念馆留住红色记忆

    磕碰的变了形的水壶,锈迹斑斑的子弹、飞机炸弹、手雷,被红军战士的手和肩磨得溜光的扁担、背篓、提篮……还有那书写在墙上、门窗上字迹斑驳的“取消中央军的百货厘金”“取消一切苛捐什税”等各种宣传标语……在通渭榜罗红军长征榜罗纪念馆,这些遗留着红军战士体温和鲜血的珍贵革命文物,铭刻着一段红色的记忆。

    纪念馆1979年建成,院内当年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会址,毛泽东和张闻天同志住宿旧址保存完好。革命文物陈列室中现藏有红军长征遗留的革命文物443件,其中有红军指战员遗留下的生活用具、办公用品、作战武器、宣传标语和90多位老红军、老将军的近照和墨迹、红军老战士题词和签名旗等珍贵文物。在现已定级的革命文物中,国家级文物5件,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革命文物2件,二级革命文物3件。

    革命文物陈列室门前的两棵苍松,是198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自寄予的树种栽培而成。院中央有甘肃省人民政府立的榜罗镇会议遗址石碑一座,两侧为四方形花园,院落四周为铸铁围栏,古朴大方,正中是按当地民间建筑风格修造的出角架斗仿古大门,门顶上有“榜罗长征纪念馆”匾牌馆名。纪念馆南侧是当年红一方面军召开连以上干部千人大会的打麦场。麦场中央挺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核桃树,这棵百年老树保存完好,伟岸挺拔,见证着一代伟人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和威震四海的号召力。打麦场东侧是高耸矗立的红军警卫团驻地碉堡,为清代中期黄土夯筑而成的土堡,原系当地居民和国民党伪自卫队(民团)躲避的居守地。堡内至高处残留的断壁上,红军指挥员当年攻战碉堡时残留的弹孔仍清晰可见。

    红军长征榜罗镇会议遗址总体划分为三类六种,近90处。主要有遗址类、红军宿营地类、长征路线类。遗址类,包括当时的榜罗小学址(中共中央常委会议旧址,毛泽东、张闻天住宿旧址)、打麦场。红军宿营地类包括首长驻地、警卫团驻地、红军一条街。首长驻地有16处,即邓小平、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贺龙、林彪、萧克、杨尚昆、叶剑英、博古、任弼时、罗荣桓、张云逸、聂云臻、陆定一、肖华、关向应等住宿旧址,其中王稼祥、陆定一住宿旧址在一处农户院落内。这些故居均系清末民(国)初时期修造的土木结构民居。长征路线遗址一处,即红军长征出入榜罗镇的路线,从镇南入境,镇北出境。

    1978年7月1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在榜罗镇打麦场上立碑公布红一方面军连以上军政干部千人会议旧址。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榜罗镇会议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4月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榜罗镇会议遗址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同年12月榜罗镇会议遗址被中办、国办列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61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