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反邪教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与各类邪教组织的斗争和对邪教人员帮教转化过程中,不时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与邪教人员见面难、沟通难,以及矫治后期的巩固难等问题。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针对邪教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大、体弱多病的实际,积极探索,主动创新,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力破解了“三个难题”,促进了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
所谓“三难”
见面难:邪教人员已被邪教组织实施精神控制,邪教信徒人格偏差、认知功能紊乱以及精神病样症状,在日常交往中表现出排他性和封闭性,拒绝同陌生人接触沟通。转化小组在矫治的过程中,多数邪教人员对上门帮教服务均有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有意回避,不愿接受思维矫治。
沟通难:邪教人员对于命运、前途的疑惑、惆怅和失望,思维方式与现实生活脱节,自感生活无助只能祈求神灵护佑,特别不愿对帮教人员说真话,只相信邪教的“神”,认为帮教人员都是害他的人。有的帮教对象不仅文化程度低,而且性格孤僻、思想固执、自我封闭,听不进别人的劝导,甚至家人的劝导也引起他们的警觉和排斥。另外,邪教组织对于邪教人员的洗脑恐吓,威逼利诱,精神控制,让邪教人员狂热盲目地追随邪教“教主”,无法自拔,将自己与现实世界隔离起来,让人很难与他们进行心理深层次的沟通。
巩固难:大多邪教人员为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底层,参与邪教过程大多为自身或家人长期患病造成生活困难无助或是家庭婚姻生活不幸福等原因,被邪教组织拉拢、利用。正是存在这些诸多的客观因素,这些邪教人员后期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背后的邪教组织也不会轻易放弃对他们的拉拢,巩固工作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一、多策并举,破解“见面难”
1.预约见面法:对自尊心强,怕影响声誉等原因不愿接受直接访谈帮教的人员,积极采取预约的方式面对面帮教,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如涉邪人员王某,工作人员多次上门都不开门见面,事后,通过其它渠道得知,王某自尊心很强,担心邻居和熟人看见后说三道四,社区便采取电话预约的方式约其定期到社区来见面谈话,采取多种方法,逐渐打开了思想沟通渠道,实现了教育转化。
2.迂回见面法:对顽固痴迷的邪教人员,主要采取从他们身边亲人入手,动员其配偶、子女积极参与到帮教工作队伍中来,讲政策、讲法律、讲科学,从感情上争取邪教人员的亲人对教育转化工作的支持。如邪教人员贾某和田某,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其家庭基本情况后,组织干部经常与其家人见面沟通,共同商量帮教方法,通过共同努力,逐步消除了贾某、田某等对帮教人员的逆反心理,得以顺利接触,开展帮教。
3.入户见面法:对家庭生活确实困难,渴望改善生活质量的邪教人员,工作人员上门先不谈法治,而是了解其生活状况,帮助其解决生活现实困难,使其在脱离贫困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邪教根本给不了他们幸福生活,邪教给她们的生活是不可能带来什么“福音”,反而会将他们带上一条不归路,只有自身努力劳动和政府的关怀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4.精神充实法:对于因为生活无助内心迷茫而被邪教组织胁迫进行精神控制的涉邪人员,工作人员先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上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跟他们沟通时多会采取倾听的方式,尽量让其说出内心的苦闷,在借助政府的政策和法律知识,让其了解邪教并不能给他们发自内心的精神安慰,而只会让他们离幸福越来越远。
二、因人而异,破解“沟通难”
涉邪人员中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原本接受教育程度有限,加之生活长期艰辛,造成性格固执,思想愚昧,自我封闭十分严重,听不进别人的劝导,很难与其沟通交流。为破解沟通难的问题,基层工作人员因人、因事而异,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在选准谈话的切入点上做足文章,真情实意地与其沟通,慢慢打动,使其逐渐接受交流。如涉邪人员田某性格孤僻,思想极其顽固,工作人员找他谈心时拒不开门。偶然听他老伴说,他有时会参加文化活动,社区便主动邀请他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鼓励他发挥所长,多次活动下来,田某很受社区群众欢迎,他的自信心也被重新点燃,不再抵触与帮教人员接触,能够坦诚的展开交流。这时,帮教人员见缝插针地给他宣讲法律知识和相关政策,让他树立信心,正视自己的生活和身体的病痛,早日摆脱邪教的精神控制,重新回归社会,过回正常生活。
三、因势利导,紧抓“巩固难”
在开展教育转化工作对涉邪教人员进行挽救的过程中,邪教组织也会采取各种手段对这些涉邪人员进行反复拉拢。如果他们再次经历邪教组织的“拜望”“捐款物”“精神抚慰”甚至是恐吓或者威逼利诱的拉拢后,精神层面的残余邪教余毒就会反复,这时再去思维矫治,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想而知。矫治后期,转化小组一般采取定期和涉邪转化人员交流谈心,调动他们的亲朋好友一起做巩固工作;对邪教骨干人员,联系民警和法律志愿者一起做工作,在心理救助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司法震慑;对那些出门不方便的涉邪老人,社区适时上门送温暖、送关心,使老人家的生活不那么孤单寂寞,闲暇之余,转化小组成员还经常陪他们散散步,甚至一起买买菜,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现实生活的美好。